等到晚课结束,所有人都离开了教室,而孟洄则是在离开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教室。
孟洄坐在哑鼓架后面,手里握着鼓槌,向老师展示的手法靠拢,然后调整着鼓槌握在手里的感觉,一步一步地调整着自己的身体,虽然不怎么能听懂这节课,但他在不断地回忆着老师身体的细节。
打开节奏器,孟洄生涩地敲击着哑鼓垫,一点一点摸索着老师说的“穿透感”和“协调”。
在课堂上,有两个人不知道是真的很有天赋还是已经学习过,已经可以打出很好的“穿透感”,但他并不可以。其实除了那两个人之外剩下的人都不可以,并非只有他一个人,可他从来做事就不信奉不高不低就好的那一套,若不做到极致,不够尽力而为,他自己都过不去自己那一关。
孟洄努力地寻找着感觉,但没过一会儿,就有人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孟洄,对他说了一句r国语,孟洄听不懂,就用英语问他,结果那人摇摇头,嘴里也不知道说些什么,然后没过一会儿,整个世界“啪”的一下,变成了一整片浓重的黑暗。
整个学校都已经下课了,所以自然就会拉电闸了。
然后,孟洄便听见了几声脚步声,借着一点月光,他看见几个人背着包从走廊里快步离开,大概应该是原本打算留在这里练习,却因为电闸关闭而不得不离开的学生。
孟洄在黑暗中看了看自己手里握着的鼓槌,无声地笑了笑,然后左手悬在半空静止,右手起槌。
在一片黑暗里练习,仿佛这个世界真的只剩下他一个人,而在肌肉酸痛中坚持,便仿佛他正为了想飞的梦想而努力破茧。
十六岁的孟洄没有想过自己努力却依然得不到的这种事情,在他心里,依然相信着意志可以战胜命运,信念可以征服一切。
他咬着牙,在刚刚陷入不久的泥沼中挣扎,分明越陷越深,却宁肯咬牙苦撑,也决不肯低头半寸,相信着自己总有一天可以淌出一片光明。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相隔沧海的两只蝴蝶都变得有些消瘦,但却是同样的意气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