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姚氏的纠结,孩子的心事来得快去得也快。临近子时,杨沔命人在院中烧了火堆,拿出了孩子们期待已久的炮仗、烟花后,杨梓也忘了之前的事,和杨杬、杨栖开心地在院子里玩起烟火了。
袁媛依然没有心情玩耍,只是靠着走廊上的红漆柱,百无聊赖地看着院子几个孩子燃起的绚丽花火。子时过后,天空升腾而起的礼花,虽不及现代的多姿绚烂,却与自己搂着爸妈抬头看着一簇簇炸出的烟花记忆重叠在一起,她眨眨眼,一滴泪悄无声息划过脸颊。
过了子时,正厅里的大家都有些发困,几个孩子的头也是小鸡啄米般频频点头。但所有人依然要等到丑正杨定国归家后,请了杨氏祖宗牌位,祭拜了先祖后,才各自回屋休息。
姚氏先哄睡了杨梓后,才出了内室,摇醒袁待明日出门的注意事项,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她牢牢跟着锦娘。
袁媛有些精神不济,不论姚氏说什么都乖巧地答应了。
那一晚,她反反复复梦到起午后杨梓软糯撒娇、姚氏温柔哄劝的画面,突然又梦到去年元宵节那晚,妈妈和自己收拾明日开学要带去学校的东西,而后又跑去和正在出汤圆的爸爸抱怨拿回来的课本都起了灰,爸爸呵呵大笑也跟着母亲吐槽了一回。
她一时惊醒,却又害怕梦到从前而不敢闭眼。万籁寂静,世界空无得只剩自己一人。袁媛蜷缩在被子里,满脸是泪,她默默双手合十:“袁家列祖列宗在上,请一定要保佑爸妈平安健康,还有,我想回家——”
许了愿,袁媛心中暗暗决定,试一试吧,说不定能找到回去的方法呢!
她叹了一口气,放松了身子,让自己重新进入梦乡。
袁媛何时能想到过,自己人生中的第十七个除夕,会过得如此漫长,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大年初一,即使临近卯初才睡,杨家人还是赶在午时前出了门。姚氏带着郁郁的杨梓,目送了一家人出门。看着穿着新衣的杨桢一步三回头的望着自己,姚氏摆摆手,示意着让她今天开心地玩。
大门外,两顶王记的乌布马车已经候着,刘妈妈抱着袁媛和李氏入了第一辆马车,二婶一家在另一辆。
这还是袁媛两辈子以来第一次坐马车,袁媛和李氏并排坐下,正好靠着窗边。袁媛十分兴奋四处张望,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两轮马车可完全和汽车不能比。马车刚一走动,即使有人抱着,袁媛便感觉自己不受控制地前后左右上下摆动起来,胃也不由得难受起来。不过,晃动的马车正好让车帘微微掀起,袁媛可以望着车窗外来转移注意力。
汴京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杨家所在的位置便是外城的东北部。今天,她们出发要去的第一站,是举行庙会的大相国寺。
杨家大门所朝的巷子名叫泰山庙巷,因巷中的泰山庙而得名。出了巷口便是一条名叫南斜街的长街,宽阔道路两旁有朱门大户的府门,有寺庙和集市,穿插在各种店铺之中,占地颇大的张家药铺、挂着彩棚的澄心酒楼、梦里茶庄,甚至还有几家挂着彩灯的什么苑什么楼……
最具人气的,还属招揽过路行人歇脚的小餐馆。积雪未融的午间,四面通风的餐馆里,略微黑黢黢的布蓬遮住寒风,然而食店中进出不断的百姓,从操作间飘出来的白花花热蒸气,还有堆在路边的白雪……
这一派景象太过生机勃勃,袁媛不禁意识到,书上画里看到的古代市井之气,是真的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了。
马车走不到十分钟,街道两旁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各种有挑着扁担,或是坐在无篷牛车上,或是结伴而行……路上亦是出现许多的马车、驴车和牛车。杨家的马车只能放缓速度,各种车辆和行人遵守秩序的排队,慢慢往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