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贴身肉搏

爱染那句爆发后不甘地呐喊,似乎还萦绕在贺穆兰的耳边

老和尚一直手持佛珠,不卑不亢的站着,待贺穆兰看向他,他才念了句佛号

ot贫僧法号慈心ot

贺穆兰表示尊敬,第一次站起身子以示重视

这样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态度让慈心都忍不住微微诧异,待两人互礼过之后,慈心才开口道:

ot贫僧会来这里,应该是佛祖的安排花将军,你与我有缘,缘之一事,往往不可说,却能带来无穷的变化,说不定你正需要的是我的缘分,等待的也是我前来的‘缘’,我们才能相见ot

贺穆兰不太懂佛理,纳闷地看着他

慈心继续解释:ot我原本不会来平城,我准备一路游方到北凉去拜访大师昙无谶,结果却在半路听说昙无谶大师跟随北凉使团到了平城,于是我又赶到平城来,却进不了礼宾院,只好在僧录司挂了单,留下僧牒ot

ot没过几日,昙无谶大师进了宫,听说救了花将军,又因此得了陛下的青睐,我便知再见到昙无谶大师是遥遥无期了,谁料没多久,昙无谶大师在护国寺挂单了,我还是见到了他,并且知道了您ot

他静静凝视着贺穆兰:ot昙无谶大师是真正的高僧,他说您是个有大造化的人而我原本应该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北凉,却兜兜转转来了平城,这便是佛祖安排的缘分ot

ot我和昙无谶大师因佛法而结交,便受大师的委托,要去北凉姑臧替他传个话,回绝北凉国主封其为‘国师’的好意他是准备从此就在魏国留下了ot

慈心微微一笑

ot我虽答应了他的委托,却不知该如何才能见到北凉的国主,原本已经准备为了这个约定在北凉蹉跎一阵了,却又正碰到您要寻找了解北凉风俗,会卢水胡话的陪同,这便是佛祖安排的另一种缘分ot

ot我曾在姑臧,敦煌游历三年,姑臧城内的佛寺大多认识,又在敦煌有熟识的佛门知交,也许能帮上花将军您一二这不是缘分,又是什么?ot

所谓缘分,便是指命运的安排,莫说贺穆兰是相信ot命运ot这回事的,就是她不相信,听了慈心这一番话,也会认为冥冥之中有许多事是真的有所巧合的

鲜卑人信佛,卢水胡人也信佛,至少盖吴是信佛的当他听说这位大师和赫赫有名的ot昙无谶ot已经知交到互相交托大事的地步,忍不住也做了个合十礼,低头拜了一下慈心

ot大师的话我听懂了,我会慎重考虑ot

贺穆兰点了点头,看向合十持弟子礼的盖吴

ot你年纪最小,能被举荐而来,必定有过人的本事,不知你有什么本事?我看你的长相,似是……ot

贺穆兰还没说出ot卢水胡人ot几个字,那盖吴却咬牙点头,应和道:

ot是,我是杂胡ot

ot咦?我不是这个意思……ot贺穆兰连连摆手ot我对别人的出身没有任何偏见,我自己还是鲜卑人和汉人之后,也是普通军户出身我只是说,你看起来是卢水胡人,不知为何会在平城?ot

盖吴听到贺穆兰的话脸色微微好了点,不过语气还是有些硬邦邦的

ot我原本住在夏地,夏国被灭,我就到了这里卢水胡在魏地不好讨生活,但在平城,总是多一喧会的……ot

他猛然抬起头来

ot原本有这位大师在,我理应乖乖退出,不再争这个差事,不过我还有家人要赡养,如今正需要这笔钱,所以倒不能谦让了ot

盖吴的语气十分骄傲,似乎只要他争,这个位置就一定是他的似的所以除了慈心,其他诸人都露出或不屑或愤怒的表情,年轻的盖吴却巍然不动,继续盯着贺穆兰说话

ot花将军问我有什么本事……ot

说话间,盖吴双手一抖,ot噌噌ot两声,腰间的双刀就已经握到了手里,舞出一个刀花,双刀一击,指向贺穆兰

ot放肆!ot

ot竟然敢在将军府动刀!ot

也是ot匡仓ot两声,蛮古和陈节都拔了武器,一左一右护卫在贺穆兰身前,对着盖吴怒目而视!

满屋子的人都被这突然的变故惊了一跳,两个中年人更是害怕的连退几步,大叫着ot要杀人了!ot,ot要杀人了!ot

盖吴却拧起眉头,骂了一声

ot谁要杀人了?不是要看我本事嘛?ot

他不知道是真不通人情世故还是急于表现出自己的本事,看了看蛮古和陈节,大概是觉得陈节个子小年纪轻表现不出自己的本事,刀尖一抖就朝着蛮古攻去!

蛮古只觉得一股极快的刀风掠过自己的脸面,立刻挥刀去格挡,却冷不防另一把刀像是毒蛇一般从他的颈侧伸了过来,又快又轻,一点动静都没有,眼见着就要隔开他的喉咙,顿时惊得背后冷汗直冒,整个人进退不得

[,!]

就在那刀要划过蛮古咽喉的时候,刀背上却奇异的出现了一根手指

原来是站在蛮古身后的贺穆兰看出蛮古着了ot双刀流ot的道,担心盖吴年轻失了手,所以出手相救了

ot在我将军府,不可擅动兵器,更何况这里还有其他客人ot

贺穆兰面若寒霜,只用一根手指便把那把刀顶了回去,还让盖吴被大力往后带着退了好几步

她如今已经恢复了全盛时期的武力,又和成年武艺已经大成的盖吴交手过许多次,对他的双刀刀法十分熟悉,一伸手就戳到了他的弱点

盖吴并不是以力取胜的刀客,加之他如今年纪还小,双刀不稳,在两把刀互相配合的时候屡有凝滞的现象

盖吴却因为家传的双刀从小就在卢水胡人之间立下了名头,如今见到贺穆兰只伸出一根手指就把他的刀拨了回去,顿时又诧异又惊惧,握着刀的手也在剧烈的抖动

ot你……你是妖怪吗?ot

拓跋焘要去迎接赫连定不是一件小事,至少原本就忙的焦头烂额的朝廷为了这件事忙的更辛苦了,据说还有人看到古弼在中书监熬夜了一宿出来后直接摔到柱子上磕破了头的

最近被盗文欺负的很惨,迫不得已做个防盗章自保一下看到这段话的朋友略等二十分钟,作者会在原章进行替换作者需要糊口,顶住生存压力才能安心进行创作,谢谢各位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支持正版的朋友,谢谢

这一切都和贺穆兰无关,因为贺穆兰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随从人员,类似于因为武力值逆天而在拓跋焘身边的贴身保镖,又或者是三国时赵云保护刘备那样的地位,具体牵扯到实物……

对不起,她还没兵呢

因为古弼太忙了,而他手下最强的书记官若干人又偷懒请假,遇见这种事也不可能再躲着,给中书监的人乖乖拎回去干活了,导致有些事情贺穆兰不得不亲力亲为,也分外的怀念起有若干人和阿单志奇在一旁帮忙的日子

ot花将军,我还是不懂,睡在地上不好吗?ot被人推荐而来的木匠有些奇怪地看着面前的年轻人:ot若是矮几塌的话,一寸已经很高了,您如今要加到一尺半,这不是成高几了吗?ot

没错,贺穆兰希望自己的主卧室里出现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家具,她已经受够了这个时代的家具了

别的不说,吃喝坐卧都是跪坐,长期下去她的膝盖和脚后跟已经出现了一层茧子,在外做客正襟危坐还行,连在家里都必须要一天到晚趴在写字或者吃饭,她早就想把桌子做出来了

贺穆兰的美术底子还可以,毕竟她是学鉴证学的,简单的素描要会一些,她拿炭笔画了一些现代简单的双人床和桌子椅子的样子,给了那木匠,又细细的告诉他在什么位置插上榫卯,每个部分高度大概如何,这般详细的解释,只要不是笨蛋,任何一个木匠都能做出来

但对于这个人人都基本都卧在地上,或是矮榻上的时代,贺穆兰画出来的东西都是莫名其妙的ot物件儿ot,至少这个木匠说不上来任何一个东西是什么

例如椅子,北魏早期虽是胡人建立的政权,但依旧也是席地而坐,那木匠先开始还以为是一种长得奇怪的案桌,贺穆兰告诉他是坐具,并且高度要在坐下去正好双脚垂地时,还认为这样做是种玷污斯文

无奈贺穆兰给的钱确实不少,而且这些家具大多样式简单,贺穆兰也不需要雕刻什么繁复的花纹,可以说是年底接到的大大的好差事,足够这个木匠明年悠哉的过上一年了

所以这个木匠想了想之后,还是咬牙接了

ot花将军,您这些家具我帮你做了,您的赏金我也不敢要,您只要给我工钱和材料钱就行了,我只求您一点,等这些木活儿做完了,有人要问起您是谁做的,求您不要说起是我ot

这木匠对着贺穆兰拱了拱手

ot老祖宗给口饭吃,赐了这门手艺,若是外人知道这离经叛道的活计是我做的,日后就没人敢让我接正经的活儿了将军若能体谅体谅我,那就是再好不过了ot

贺穆兰穿越前也看过不少小说,什么发起了改革作出某种特殊的东西,最后主角虎躯一震人人大称ot妙哉ot的情节也不知道有多少……

可如今她自己不过只是想把隋唐时期开始出现的桌椅板凳提前做出来供自己使用,就能被一个普通的木匠批判为ot离经叛道ot,甚至觉得是冒着砸饭碗的风险在为自己干活,还是彻头彻尾的浇了贺穆兰一盆冷水

对方这样的态度更是点醒了她,一个东西的问世和演变应该是有承有续的,若是贸然出现,恐怕会被很多人当做这样的怪异情景

但贺穆兰实在是忍不住了,她有时候甚至认为花父那膝盖就是因为长期跪坐在潮湿的平房里而反复发作的,而这个时代许多人都有腿疾,和长期不自然的坐姿也有关系

她不想自虐

ot好说好说,你若觉得对你不好,那我也不会到处宣扬左右都是我自己的卧室,也不会有外人进来,你且放手做就是ot

贺穆兰想着以后再找木匠也是麻烦,又补充了一句:ot我希望木料能用的好些,至少能用上几十年,不需要我经常换床若是以后家具要坏了,还要请你来修ot

木匠自然希望以后经常有活计,再加之贺穆兰为人非常随和,几句话下来就兴高采烈的拿着定钱走了

这不是什么很麻烦的活计,木匠也有专门负责刨木和做杂货的徒弟,他和贺穆兰约好年后来拿,算算也就二十天不到,那时候黑山的军奴们就已经到了平城了,屋子也不会那么空落

不但找了木匠做了家具,贺穆兰还花钱请了不少工匠,在校场上竖了单杠双杠,沙包沙袋,要不是哑铃太废铁浪费钱,她恐怕连石锁都不用了,请人打几幅哑铃用

若干人不在,陈节和蛮古跟着贺穆兰里里外外跑,眼睛都凸圆了

贺穆兰做的事情太天马行空,他们完全不明白自家将军在忙什么

ot将[,!]军,前几日嬷嬷托鸿胪寺同文馆帮忙找的通卢水胡语的侍从,他们已经给推荐了过来,一共有七人,年纪从十六岁到二十八岁不等,都是身家清白,在官府有录入文书的良家子ot

陈节把那木匠送走,返回来和贺穆兰说道:ot我让他们巳时过来,应该快到了ot

ot我在厅中看看军中文书,若是他们到了,你直接把他们引到前厅来ot

贺穆兰只在待客的前院和后门住的主院布置了一锌间,用于接待客人和自己居住,其他院子都被锁了起来,等到人手足够才能用

她明年就要出使北凉,虽说不是主使,但也需要了解北凉,又身份值得信任的随从随扈左右虽说京中肯定会配相应的译官,使节,但她要是想在凉国到处走走,希望还是能用自己的人马,即使花费一笔不小的费用也值得

毕竟还是本地人,或者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处事比较公允

原本她是找素和君求助的,素和君告诉她这样的人算作门客或者幕僚,鸿胪寺有些通文的小译官没有油水,若是贺穆兰肯给一些财帛,鸿胪寺就会把人ot借ot给她用

此外,鸿胪寺的ot同文馆ot负责收录身家清白,精通多种语言的人才,在合适的时候向出使各地的使团推荐,也做中间人帮忙牵线搭桥抽去抽成,贺穆兰需要的人找素和君求助是要不到的,但是去找鸿胪寺,却来的轻巧

鸿胪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臣,掌管皇帝仪仗和出征,朝会等事,北魏又是一个多民族,情况复杂的大环境,鸿胪寺管的就更多,有些职位能捞到油水,有些职位就一点油水都捞不到,比如说译官

即使赠与财物也一般给予礼宾的高级官员,不会给这朽哈哈的译官,至于有些周游各地会说各国话想要入别人门下做门客的也不知道有多少,造成大量这样的人才活不下去

所以当素和君带着贺穆兰跑了一趟鸿胪寺后,没有几天就有了消息听说为了争这样的忧差,鸿胪寺的译官们自己也是经历了一番内部竞争,最后才举荐了七人过来

贺穆兰只要两人,却一连来了七个人ot面试ot,让她忍不住有些错愕但想到也许是鸿胪寺做事谨慎,出使又是大事,这样安排也许也是寻常,错愕一下后也就坦然接受了

她一本《尉缭子》还没翻过四页,陈节就报已经来了三个人了,他现在过的倒不像是亲兵,更像是杂役,没等贺穆兰吩咐,就已经把来的三个人放在前厅的小厅里接待,等到巳时过了以后七人全到,这才引到前厅来

就凭这份机灵,陈节已经甩了只知道拼杀的蛮古不知道哪里去

蛮古暗暗羡慕这位小兄弟会做人,但自问自己没这样的天赋,也只能暗地里磨刀霍霍,希望能随着贺穆兰沙场再征战一番,好得了军功获取晋升之路,回到军中去获得出身

随着陈节进入前厅的七人,分别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两个中年男人,三个穿着低级官吏服饰的小吏,和一个长得慈眉善目的和尚

贺穆兰放下书,正准备好好打量他们一番,却在目光扫到那个卷发的少年时候不由得一震

卷发,褐色眼珠,五官长得像是个极为漂亮的新疆少年,腰间还佩着两把弯刀……

不是后来那位屡屡败在她手上,还喜欢雕木工的盖吴,又能是谁?

七人都是持了鸿胪寺开具的荐书找上门来的,身家应该清白的不能再清白了可是贺穆兰却记得这个盖吴未来是北地卢水胡的首领,带着一群在刀口上舔血的卢水胡人四处征战,可是却是鸿胪寺底下登记过的ot高级人才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