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陛下这般看重花木兰,真是让我嫉妒ot素和君露出羡慕嫉妒恨地表情,挤眉弄眼道:ot哎哎哎,再过几年,我看我也要失宠了……ot
ot滚滚滚,快给我跑腿去!ot
拓跋焘笑着骂他
ot我现在就看着你烦!ot
ot真是自古只见新人笑,那里见到旧人哭……ot素和君一边假哭着一边往哪个殿外跑,拓跋焘也在微笑,可笑了一会儿,脸色却又突然一变
ot素和君,你说你去找狄叶飞和花木兰,是谁告诉你的?ot
ot咦?我没说吗?是颍川王派的人请我帮的花木兰花木兰曾是他的旧将,人人都知道,会出手帮忙也是正常……ot
素和君只觉得脚步突然沉重起来,有些不敢深想陛下问这个原因
ot是库莫提?那大概是我想岔了唔,谋害狄叶飞的人大概想不到他连进宫都用这个,说不定只是偶然……ot
拓跋焘听到是库莫提之后,立刻把心中的想法推翻,继续摆摆手[,!]
ot我只是问问,你不必多想ot
素和君只觉得脚步一轻,整个室内的空气又流动了起来
只是等他推门出殿,被那夜风一吹,才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
原来是后背刚刚生出了一背的冷汗,如今被吹的刺骨生寒
ot哎,怎么这般乱,希望别牵扯出无辜之人ot
素和君一时间又后悔帮了花木兰了
没过一会儿,崔浩急匆匆的来了,脸色不太好看,脚步也失去了平时的从容由于近日前殿都在欢饮,崔浩之前又曾数次被皇帝所召,所以他离席也不算扎眼,但依然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这一夜离宫的人有先有后,几乎都是在子夜之前离开的,只有崔浩被留到了深夜,甚至还宿在宫中
除了崔浩,许多喝醉了的功臣也被留在了宫中,这是拓跋焘的恩典,谁也不会说他们失仪
这么一来,狄叶飞,花木兰和崔浩的不见也就很难被人察觉了
只是到了第二日,京中还是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那位因为北伐柔然立下赫赫战功的青年将军花木兰,竟然去了崔浩的府上闹事,不但打伤了看守门户的家将,还险些打死了一个门客
随花木兰同去的,有军中不少儿郎,还有古弼身边的侍官,若干家的小儿子
而这位被人交口称赞为人正直德行高尚的虎威将军,竟是为了崔浩新收的弟子狄叶飞抱不平的
一时间,原本就喧闹的平城被激荡的更加汹涌起来
素和君求见拓跋焘的时候,拓跋焘刚刚命人把赫连明珠送走
因为魏国想要尽量保全赫连定和夏国的面子,那么赫连明珠必定不能以ot曾经做过陛下身边的宦官ot这样的身份回归身份,所以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和理由给赫连明珠重新换个身份出现于人前
ot赵明ot这个小宦官,要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这需要循序渐进,所以拓跋焘只下令赫连明珠最近不得离开自己所住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偏殿,而且最好不要经常出来见人
这表示拓跋焘在想到如何安置赫连明珠之前,赫连明珠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寸步不离的在宫中跟着拓跋焘了
至于拓跋焘所说的ot负责ot云云,自然指的是她恢复ot夏国公主ot身份后的事情
也许是赫连明珠离开时呆若木鸡的样子大大的取悦了拓跋焘,以至于素和君禀报的是他最讨厌的五石散之事,而且还事关两个正在冒头的青年将军,拓跋焘也只是皱了皱眉头,没有勃然大怒
ot这陷害狄叶飞的人应该是熟悉我的大臣,知道我和崔爱卿厌恶五石散,所以才选择用此物引诱他果然是因为出身寒门,所以心性和见识都不够吗?竟然被这样的东西所诱惑……ot
拓跋焘有些寒心狄叶飞被骗的轻易
ot不,和出身无关,我怎么也沾染了那些士族的毛病……ot拓跋焘自言自语,ot花木兰也出身寒门,并无这种弱点那就是狄叶飞太自卑了……哎,我当初选择花木兰而不是狄叶飞是对的,这样的年轻人,即使杰出,也得崔爱卿悉心教导几年才堪大用……ot
这便是所有寒门出身的年轻人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因为如今门阀混乱,朝堂中派系林立,寒门几乎都当着不入流的官职,想要出头比旁人更难,所以就越发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一找到机会,立刻拼命迎头而上
在士族们看来,这未免有些钻营之态,自然是对他们产生轻视,而寒门出身的年轻人们因为找不到尊重感和归属感,要么变得偏激狭隘,要么就自视甚高,像是贺穆兰那般中正平和的,确实极少极少
这是这个时代对寒士们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即使拓跋焘也没有办法即使他再怎么礼贤下士,再怎么平衡朝中局势,但人心上的坎是很难抹平的这些寒门出身之人自己心中尚且分了贵贱,又如何不卑不亢的去行事呢?
拓跋焘知道当他表现出想要在军中重视年轻人才,尤其是普通人家出身的人才时,一定会动摇朝中的局势,引起无数人的反弹和打击报复,却没想到来的竟如此之快
居然连封赏的命令还没下,就已经出手了
而且人人都知道狄叶飞是花木兰的好友,狄叶飞沾染上这种东西,就会引人联想花木兰是不是也在私下用这个用五石散的年轻人私生活都十分淫靡,如果再联想到狄叶飞貌似妇人,和花木兰是莫逆之交,这乱七八糟一联想,两个人的名声都全毁了
寒门取士,光靠ot才ot是不行的北方因为被认为是蛮夷,对ot德ot和ot行ot比南朝看的还要郑重,拓跋焘想要大量启用年轻官员和将领的时候要曝出什么龙阳之好,状似疯癫的丑闻,对他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素和君一边观察着拓跋焘的面色,一边想着怎么不着痕迹的为狄叶飞和花木兰说好话
ot陛下,按狄叶飞所说,这东西是崔太常亲点叫他习字的门客所给,那么这个门客就有重大的嫌疑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我们已经探得了他们的险恶用心,理应把崔太常悄悄召来问一问才是他应该还没有离宫ot
素和君想到崔浩,忍不住心中一叹
这位大人是真正的惊才绝艳之辈,无论是天文地理,诸子百家,还是治国方略,兵法韬略,可谓是无一不通正因为他实在太聪明了,就有一个聪明人的毛病,便是自负
在朝中,他虽是文臣之首,可即使是汉人也有不少看不惯他因为他心高气傲,又爱惜名声,往往有不少门客攀附他是北方第一士族出身,家资惊人,养上一群门客也是这些士族的风雅,别人也就不好多置喙
可他的门客太多,才能又多不如他,得以派上用场的很少,整日里难免无所事事,仗着崔浩的名声惹是生非
崔浩也知道这些门客良莠不齐,一耽现劣迹就将人赶出去,这赶出去的门客自然就对崔浩产生了恨意,经常出手做出一些中伤的小人行径素和君掌管白鹭官以来,在拓跋焘的示意下也不知出手解决过多少这种小的麻烦,所以说崔浩却是是个极为好用的能臣,但在御下之道上,有着魏晋以来文人通有的弊病
素和君和拓跋焘自然不知道这是这个时代没有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一个人才好不好用,除了看推荐,就是听名声,可这世上盛名之下有虚的人不知有多少,有能力的人也不一定都有德行,一旦用起来不堪大用再甩出去,就变成仇了
崔浩自傲自负,又希望得到ot礼贤下士ot的名声,门客来去就快,好在他家是大族,治家极严,门客想要狐假虎威也有限[,!],旁人中伤也动摇不到他,所以才没酿成什么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