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本来面目

至少她是怎么也做不到一边抖着腿一边剔着牙,问着酒客ot最近哪里有什么乐子可知道ot这样的话的

直到出了酒馆,贺穆兰还一副梦游的样子那些宿卫则是在拓跋焘ot暗访ot的时候隐蔽在四周,只有在人少的地方才又冒了出来

ot怎么,你很吃惊?ot

拓跋焘看着贺穆兰的样子,哈哈大笑

‘岂止是吃惊,简直是吓尿了好嘛!’

贺穆兰点了点头:ot陛下对临平的熟悉,实在让末将惊讶ot

ot我十几岁时就已经走遍魏国了ot拓跋焘带着笑意,ot我从小武艺就出众,加之我兄弟众多,父亲便不拘着我们常在宫里,我这个人性子野,一直爱乱跑,一年倒有大半年都在宫外我还曾跟库莫提溜去过夏国,把我的母族吓得半死,库莫提也被我父汗抽了十几鞭,那之后我就不敢溜去他国了……ot

他似乎一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合适,语气得意地继续说:ot我十二岁游历河套时,正遇到柔然犯边就是那一年,我设计围歼了他们那一战让我知道蠕蠕们实在笨的可怜,没什么了不起的后来我前往北方六镇,仔细观察了蠕蠕的动向,觉得被动防守并不能给我们带来胜利,于是黑山大营便立了起来ot

ot待我十五岁被立为太子,我就开始代替我父汗巡视各地了我这人不爱跟着大队伍走,有时候常拉着崔太常微服出行ot

拓跋焘回忆起年少时候的事情,眼角眉梢都舒展开了

ot刚才做肉丸的那家食肆,便是崔太常发现的,认为民间能有这手艺,做的还算我本人对吃这种事并不讲究,但他是汉人,又出身世代公卿的钟鼎大族,对吃却是十分挑剔的那老汉得了他的指导,自然对他感激戴德,所以刚才一见我就问崔太常来没来ot

贺穆兰这才恍然大悟

她在拓跋焘身边也待过一段时间,知道他是连生牛肉都吃的人,绝不会和后世的吃货一样一到一个城市就先去找那个城市哪些东西好吃

想来那位对吃讲究的崔浩大人也是头疼,跟了这么一个储君,除了要操心他的安危,还得填饱自己的肚子为了能吃的舒服,还要教别人怎么做

能知道菜肴怎么做,这崔浩也算是个全才了

至于拓跋焘的风格,像刚才那样遍访集市,询问物价,和路边的老太太聊天问今年的收成,这才像是他这个一国之君会问的问题

魏国人口组成复杂,胡族和汉族杂居,酒馆里最容易生事,他问问最近的新鲜事,便是想知道民风人情如何

若有大的冤屈,在酒馆里坐一会儿,也就能知道个只言片语,到时候再找白鹭官去查,一查便能了解

贺穆兰一直混在军中,和这位陛下的接触也就是在库莫提身边做亲兵时的那些时候,以及后来在黑山大营备战的日子,平日里他是什么样子,做过什么,以前又做过什么,是一概不知的

不但她不知,就连前世的花木兰,也不见得知道

这位皇帝将她带在身边,将自己最不为人知的一面慢慢敞开在她的眼前[,!],若是这个年代寻常的臣子或将军,即使不诚惶诚恐,心中大概也会惊诧莫名要是个古板点的臣下,怕是当场就要以死力谏了

可贺穆兰是谁?贺穆兰可是后世看过无数otxxx微服私访及ot,ot戏说xxx

ot,otxxx传奇ot的女人,而这些xxx大部分又都是有名的帝王,所以贺穆兰除了觉得拓跋焘的形象变换太快她承受不住以外,对他行为的合理性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议

一个人但凡心里想的是什么,脸上总会带一点出来,拓跋焘一路都在细心观察,发现这位想要重用的臣子却和他一样是个ot不拘小节ot的,顿时心中大感快慰,将她视为了ot自己人ot

这满朝文武,能够对他偶尔做出的怪事ot视若平常ot的,唯有崔浩和库莫提两人,如今又多了一个花木兰,岂不是让他大喜?

知己有一两个就够了,他现在有三个!

一想到这里,拓跋焘立刻满脸满足地拍了拍贺穆兰的肩膀ot我带你见这些,便是想告诉你,我实在不是什么守成之君,也不需要按部就班的臣子日后你若追随与我,无论我做了什么不合常理,惊世骇俗的事情,你只需信我就好,我并不是那等昏聩的主君……ot

贺穆兰点了点头

ot你很好,而且你日后还能更好ot拓跋焘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意气风发道:

ot我大魏必将在我的手上……ot

ot让让让让!这么大个子站在街中央挡个什么道!ot一个中年大婶推开正欲振臂抒怀的拓跋焘,顺便还瞪了一眼

ot不知道让让……咦?ot

这大婶大概觉得拓跋焘长得好,身材也够魁梧,居然凑了上来,腆着脸问道:ot小伙子长得挺俊啊,何方人士,娶了妻没有?我可是此地有名的媒婆,你若要有看中的姑娘家……ot

ot花木兰,我们走ot

拓跋焘面无表情地转了个方向,一指城门

ot我们出来太久了,该回去了ot

贺穆兰掩盖住自己的笑意,答应了一声便紧跟着拓跋焘匆匆而去,只余下那位大婶还在后面吆喝

ot我说的是真的!诶,那小伙子,你考虑考虑……ot

噗,无论做了什么不合常理,惊世骇俗的事情吗?

大菜市里抒发胸怀算不算?

贺穆兰也曾在魏国行走过,不过那是十二年后,行走的方向也是由南而北,并非如今这样由北往南

花木兰之前只是个闺阁女子,又是普通人家,能够出门的机会也有限,所以一路南下,竟是拓跋焘在做向导

对于这点,贺穆兰实在是惊讶莫名

按照她的想法,一位皇帝即使不是一天到晚在深宫里不出来,至少也不会熟悉到哪个城中的哪家食肆做的饭菜比较才对

而且还是这样不起眼的铺子……

贺穆兰叹为观止地看着拓跋焘熟练的点了十人份的ot跳丸炙ot,然后在街头食肆的席间跪坐,其余众宿卫围着拓跋焘一一坐下,不一会儿,这个不大的铺面就已经坐了个大半满

剩下的小半个店铺里的人,全部都已经被宿卫们ot请ot走了

那老板似乎也很害怕拓跋焘这样的ot贵人ot,小心翼翼先做了两碗ot跳丸炙ot,给拓跋焘端了上来

端上来的时候他大概是发现了什么,反复打量了他好多眼,这才犹豫不定地问道:ot敢问您是不是几年前的那位杜小郎君?ot

拓跋焘舀起一个跳丸,笑嘻嘻地回他:ot王伯,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我,真是难得啊ot

这里是代郡北方的一个小城,名曰ot临平ot,就是靠近平城的意思由于离平城不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街上行人来往如织,远比边关军镇的怀朔还要繁华

贺穆兰见拓跋焘居然能一口叫上这个老伯的名字,诧异地看向他而拓跋焘只是把另一碗一推,推倒贺穆兰面前,伸手指了指:ot你吃ot

那王伯原本担心自己会惹火了什么ot大人物ot,砸了饭碗,如今认出是谁了,态度也就放松了下来,还能笑着和他接话:ot小郎君如今长得真是相貌堂堂,我都不敢认了又带家人出来游玩?ot

他看了看旁边诸人,ot以前和你一起来的那个长辈,如今没有一起来?ot

看起来倒是有遗憾的样子

ot他还有事,不能像我一样经常出来游玩不过他经常说起你的丸子,下次我机会,我一定央他再来ot

ot那就多谢了,全靠他的指点,我的跳丸炙如今才做的红火,我该谢谢那位恩公才是今日小郎君几人的吃食就算我请了,各位好好吃ot

王伯笑的慈祥

贺穆兰已经被这样的发展弄的有孝懵,只愣愣的舀起一个圆子,一口咬下

鲜滑

弹q

比贡丸更嫩,比肉丸要弹牙

已经被北魏缺盐少调料的饭菜折磨的对吃没有什么奔头的贺穆兰,第一次默默的低头努力埋头苦吃

一旁的几个宿卫闻着肉汤发出的香味,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眼巴巴的望着那老板

可惜那老板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和拓跋焘继续攀谈起来:ot是不是觉得我现在的汤做的更鲜美?嘿嘿,以前羊肉贵,我一锅汤只下两斤羊肉,如今羊肉贱了,我这材料也舍得放的多些,味道自然是更美现在猪肉倒比羊肉跪了,跳丸涨了价,汤就得下点功夫ot

贺穆兰风卷残云的把一碗跳丸炙吃了干净,再把汤一口气喝完,只觉得从头顶暖到脚心,满足的大叹了一声

拓跋焘虽然带了贺穆兰和宿卫们到这里来,但他并不是讲究吃食之人,所以吃的倒没有贺穆兰快,他一边慢条斯理的吃着丸子,一边和王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ot羊肉贱了吗?ot

ot贱了,贱了!听说大可汗打了胜仗,得到的牛羊数都数数不清楚,这些牛羊还没运回来的时候羊肉和牛肉就在大跌,等到坊间开始成群成群的抛售牛羊的时候,那价格贱的狠咧!ot王伯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ot现在卖羊汤,羊肉的馆子都乐了,养猪的人家也乐了,就是养羊和养牛的可怜了点ot

ot怎么,牛羊卖不出去?ot

ot正是ot

拓跋焘意外地说:ot贱价卖不行吗?实在不行,自己宰了吃了ot

ot你这小郎君话说的,养牛养羊难道不要时间吗?废了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养了一年,眼看就要杀了卖了,突然价格贱成这样,谁会甘心啊?更何况自己吃,也吃不了这么多牛羊啊,现在又不是冬天,风干不成,也腌不了腊货ot

王伯叹了口气:ot但不管怎么说,养牛羊的少,吃牛羊的多,最终得了便宜的还是普通百姓,哪怕这些人真的可怜,得了实惠的人也不会高价买他们的牛羊的ot

王伯见拓跋焘似乎心情有些不好了,一拍自己的脑门:ot光顾着叙旧了,剩下的几碗跳丸应该是好了!我去盛!ot

说完大步奔回锅灶之间,专心做起他的跳丸

在他的身边,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将羊肉和猪肉细细的切成丝,再加入生姜,橘皮葱白一起捣,边捣边加着什么,最后用纱布将肉挤压成丸子状,放在一旁

那王伯则把羊汤倒入小锅煮沸,下肉丸煮熟,放入蔬菜和几片胡饼,便是一碗跳丸炙了

[,!]

过程倒是不复杂,味道却是极好

那捣肉的力道大概是关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