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什么差事

世人皆知ot魏国铁骑天下惊ot,以绝大部分军户为构成的魏国骑兵确实胜过同时代的许多国家,但贺穆兰无论如何也没想过,北破柔然居然是一件这么容易的事

难怪拓跋焘一听到王庭起了内讧立刻就要出兵,甚至不顾源破羌等人根本就没带过几天左军,自己甚至和虎贲军磨合也没多久

因为这场战争,根本就是摧枯拉朽式的碾压,不需要很多技巧

柔然到了夏天需要放牧四方,即使是同一领地同一族群里的部落,也要分散开放牧,否则那一片草地很快就会被牛羊吃秃掉

由于部落四散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去,根本无法有效的组织起抵抗

柔然聚族而居,小的部落只有几十人,大的几百人,上千的极少,而魏国骑兵的建制,一个主将最少有两千骑兵,再加上替马等等,遇见小的部族,根本不需要什么战法,统帅能力,号角一起,直接踏破营帐,杀死抵抗的人,掳获人口,牛羊,就可以得胜归营

鲜卑也是草原民族,也曾生活在这片草原,对于牧民的生活再也熟悉不过了他们回到草原,和过去无数朝代汉人抗击游牧民族不同,鲜卑人的地方自己就产马,如今简直是如鱼得水

广袤的草原是世界上最适合骑兵作战的地区

他们甚至不需要多少补给,只要带上十天的干粮,就能横扫一大片柔然牧场,破灭无数部族,获得需要的补给和战利品

什么战法,兵法,虚实,全都是用不上的,每每铁蹄所到之处,获取牛羊人口无数,上千的柔然家庭支离破碎,儿女沦为奴隶,每一个北伐的魏国士卒的脸上都写着ot胜利ot,写着ot掠夺ot,写着ot狂热ot

贺穆兰终于了解了,为何北征柔然之前的三军大比让那么多人疯狂因为北征柔然,大概是魏国最容易得到军功的一次了,只要在那时当上将军,很快就能官升几级

其他国家还有坚城,有利箭,有不屈反抗的将士,而在这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欢迎所有人来到这里,能不能获得胜利,就全凭你的本事

在某一刻,贺穆兰明白了为什么源破羌和丘林莫震等人会在这个时候调入黑山大营之中,因为他们就是拓跋焘放在这里得军功的

他们只要带着兵,而兵卒看到有利可图,不需要他们如何指挥,就会自然地去获得胜利魏国的兵是最好带的兵,因为没有粮饷,魏国的骑兵各个都渴望胜利,只要得胜归还,源破羌和丘林莫震就能凭借军功得到自己想要的

至于这之后他们还会不会在黑山大营领军……

谁在乎?

贺穆兰的政治和局势上的迟钝让她之前根本看不到这一切,所以也不能理解丘林莫震和源破羌的空降会让黑山那么多人不服,并不仅仅是他们是新来的

自己人被作为跳板和帮忙刷经验值的工具,是个人心里都不会愉快

但随着越来越深入柔然腹地,贺穆兰领悟的东西也在越来越多

她杀戮到麻木之时,为了抵抗那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厌恶,就会开始胡思乱想一些问题,那些之前完全不会想也不用想的事情,就这么福至心灵的一下子全部参透了

库莫提的大度,夏将军的隐忍,左军为何主帅迟迟不至,拓跋延大将军为何在这种关键的时候镇守大营……

西线为何要由长孙翰司徒带领而不是拓跋延……

等回到黑山,怕是大营就要换一位主帅了

ot花将军,我也是佩服你作战的时候你居然还能神游天际!ot左军的一位将军和贺穆兰共同出行,负责在这处扎营之地的方圆百里之内进行巡查,防止由蠕蠕埋伏

魏国在柔然扎营的地方不是很多,因为魏国铁骑跑的太快,辎重队伍常常跟不上,杂役们又大多耗在打扫战场和看管,运送俘虏的事情上,所以每一处大本营都很重要,不容有失

否则扫荡回来的骑兵找不到大本营,到下一处还不知道要多远了

ot那个,算不上作战吧……ot

贺穆兰叹了口气

ot只不过驱散一群惊慌失措的牧民而已ot

ot不要小看牧民,只要给他们战马,武器和领袖,他们随时也能变成控弦的战士!ot左军那位将军很喜欢这位小将,说的也不免多些ot当年我大魏曾数次打退蠕蠕人,也曾深入草原毁了无数部落,但很快他们还是能繁衍壮大不要留有一丝侥幸,警醒点!ot

ot是ot

贺穆兰打起了精神

是啊,她在这里胡思乱想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便是整个时代的特征,是这个生产力极度低下的世界里生存的方式

资源就这么多,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只能先壮大自己,再消灭敌人这就和养蛊一个道理,活到最后的,才能真正活下去啊

ot附近都没有敌踪,唯一发现的也只有一些牧民,不成气候,我们回返吧,等押送辎重和粮草的队伍到了,有的忙活了ot

左军这位将[,!]军鸣金收兵,贺穆兰见了之后也立刻鸣金,跟随回营

地弗池,这原本是西边草场上牧民最爱驻扎的地方,如今这里的部落也已经被魏人踏破,重新起了一片军帐

地弗池的水是天山上融化的雪水汇集而成,这一块地方属于柔然的右贤王郁久闾毗,当然,现在属于西线大军

贺穆兰和这位将军回军帐复命,一掀开帐帘,顿时一愣

长孙大将军的下首跪坐着一大排将军,似乎是在议事,而且已经议论了好一阵子了

ot大将军,虎贲将军花木兰轻车将军依古伐,前来复命!ot

随着两个人的进帐打断他们,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对他们露出感激的神情贺穆兰和依古伐对视一眼,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见人人都松了一口气,心中也是奇怪

长孙翰见他们进来,表情总算是好了点:ot西边和北面可有发现残存的部落,或者新来的大军?ot

ot并无发现踪影ot那轻车将军抢先回答,按下中途驱散了一群牧民不提

贺穆兰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似乎不能明白他为什么不说,但此时她卖队友也不合适,所以只打定主意等下告知夏将军这件事,也就沉默不言了

长孙翰嘱咐左军将军和右军将军巡逻日夜不能停,便让贺穆兰和依古伐先在帐中听令,脸色有些不好地和他们说:

ot你们来的晚了些,怕是不知道我刚刚收到军报,陛下一路势如破竹,如今已至漠南我西线如今只到了这里,速度竟是比东线差了一大截……ot

贺穆兰一听长孙翰的话就知道为什么人人脸色都难看了

东西两线共同征讨柔然,但因为西线居住的蠕蠕人比较分散,水源地又没有东边集中,所以行军要比东边更慢

加之拓跋焘率领的的羽林军和中军都是以疾行著称,拓跋焘又善用骑兵,这一番半个多月过去,西线还没摸到王庭的边,东线就已经到了漠南了

东西两线一同攻占柔然王庭,但柔然的王庭并不像汉人的皇宫,它是会在东西游走的,范围就在天山和燕然山水草丰美的山谷之间

柔然王庭就是一大片帐篷组成的群落,若说靠着什么围墙之类守护那都是扯淡,所以几乎是谁能先到达柔然王庭,谁就能立下首功

长孙翰和这次随他西出的大军自然都希望早些打到王庭,可也不敢和拓跋焘抢这个功劳,但不管怎么说,若是皇帝已经赶到了,西线还在慢吞吞抢人口牛羊踏破部落,回头功劳不说,臧否肯定不少

所以长孙翰这次召来所有将军议事,便是来下达命令,舍弃辎重,带足口粮,率轻骑兼马奔袭,去和拓跋焘会师的

ot可我们很快就能把这一片全部打下来了!ot一个将军有些不甘心地说道:ot现在我们轻骑兼马的去东面,这里的蠕蠕就会全部逃散,等我们攻下柔然王庭,这些蠕蠕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ot

柔然王庭的人口牛羊肯定是归陛下的,沿途要奔袭就不能停下来继续劫掠,西边本来就没东边富饶,这一趟下来,倒是没捞着什么

ot军令如山,如有违抗,斩之!ot

长孙翰似乎之前已经被众人否定的态度激怒过,所以此时表现出十分决然的表情他是朝中地位最显赫的辅国大臣,又是大帅,这些将军虽心有不甘,可还是忍住了

ot此外,北面和西面的高车部族想要归附,和蠕蠕们决一死战,抄其后路为防蠕蠕报复,高车部族用高车载了老弱妇孺南下,我们必须要有一支队伍出去迎接护送这支部族,把他们接到后方的大营里,由营地驻扎的将士们保护ot长孙翰头疼的是拓跋焘为何又把这种事交给他们的人

ot陛下的旨意,让西线人马保护这支队伍,务必安全到达后方ot

东部高车和北部高车势力更加庞大,柔然上方整片领土都是敕勒人的地盘只要高车人一旦归附,便胜过千军万马即使蠕蠕想要北逃或西逃,北面和西面都有高车人的部落,自然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高车归附当然是好事,可帐中的将军们都不高兴,谁也不愿意接这个差事

保护老弱妇孺?

还往后方送?

谁都知道军功在东边的柔然王庭!

一时间,帐中静默

丘林莫震四周看看,见没有人说话,明显都不愿意接这个差事,正准备站起身接了它,却见坐在夏将军下首的贺穆兰站起身,抱拳道:

ot末将愿率虎贲军前往!ot

ot不行,你的虎贲军是我右军的精锐骑兵,怎么临时调动去做这种事!ot夏鸿直接站起身否定,又对长孙大将军躬身道:ot末将麾下的花木兰思虑不周,请长孙司徒不要见怪!ot

夏鸿生怕花木兰脑子一糊涂跑去做这等浪费兵力的事情,根本不给贺穆兰解释和请命的机会,直接推翻

ot虎贲骑骁勇,这种护送的差事,又是在西线相对安全的地方,只要派两三千人去足矣虎贲骑是前锋军,去接人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花将军一片为国的忠义之心虽值得赞扬,但却不可取ot

左军的镇军将军源破羌也起身否决

ot我和花将军有切磋过,他临阵机敏,确有大才,应当用在更重要的地方,而不是这种闲差ot

ot此事攸关十万高车部落的效忠,怎么会是小事?ot长孙翰想了想,望向帐中其他的大将,扬声道:ot诸位将军也是这种想法?ot

此时人人都担心这苦差事落在自己头上,叫他们上场冲杀,甘当先锋,自然是人人踊跃自荐,如今要轻骑兼马奔袭王庭的时候,却叫一支部队调转方向在这做这种婆婆妈妈的事情,谁能愿意?

所以一时间,大部分将军都附和着长孙翰的说法,将那高车一族老幼的安危和性命说的无比重要,俨然高车一族只要有一点不对就会影响整个大局,最终也会失利一般,说的是右军的夏将军,王将军和突贵等人脸色铁青,恨不得咬死这些人才好

夏鸿对贺穆兰顿时起了恨铁不成钢之心贺穆兰生擒鬼方一时引起魏国无数人的注意,很多要臣重将都在等着她在此次北征柔然中大放异彩,可留在后方接送高车人……

贺穆兰会自愿请命,倒真不是脑子一热的后果,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高车人的安全肯定关系着北征蠕蠕的局势,若她记得没错,这场战役最后的结果是大檀朝着西跑了,拓跋焘却中了埋伏没有下令再追击,结果柔然王室不灭,又苟延残喘了下来,没有达到此次北伐彻底踏平柔然的目的

柔然的可汗即使是逃跑,也不可能只带着一丁点人,那他只要是往西逃的,自己还留在西边,就一定能找到他们的军队

到时候生擒了大檀,或生擒了吴提,柔然就等于是废了没有了汗王和王庭的柔然充其量只能算是卢水胡或者羌人那样的部族,再也没有了凝聚力和大的气候

其次,狄叶飞还留在金山南麓会盟之地,此次高车的老弱妇孺南下,狄叶飞也一定是要南下的他只带了两百人马出去,却护送这么一大批老幼,若是路上遇到蠕蠕追击,或是遇到其他危险,难保不会送命在这个地方

狄叶飞性格倔强,责任心又重,断后也不是不可能为了避免这种事情,贺穆兰亲自去迎,至少能让同袍多一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