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借着威、伏、兰三州疫情爆发,老谋深算的曹操,又怎么可能只是简单的进兵并州呢?
在他率兵离开邺城的三日后,一支不为人的部队,根据曹操留下的命令,悄然集结,趁着曹操在正面战场自引义勇军的视线,这支为数十万人的部队,以夏侯渊为主将,李通、曹洪、夏侯尚为副将,以蒋济、刘晔为参军,一路北上,继而向西,向大乱四起的威州进兵。
威州原本是羌、氐人的地盘,归附马超已经数年之久了,但是在各个大州中,威州的存在感,依然并不高。唯一能让世人称道的,便是威州盛产良马了。曹操命夏侯渊进兵威州,并非是想占据这块出产良马的地方,而是想以威州为跳板,直插马超的后方,令其腹背受敌。
为了能达到这个效果,夏侯渊所部将士,在路途中十分谨慎,昼伏夜出,再加上神机营密探们的注意力,都被出产吸引到了并州,导致几乎无人注意到夏侯渊所部的动向。等神机营密探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夏侯渊已是率部狂突猛进,杀入威州境内,连续攻克了两座县城了。
这一消息,大大出乎了马超的预料,正在全力赶往并州的马超,当机立断,命后军的主将黄忠,带着部队赶往威州,召集起游走在各地的王双、成宜等人,助北宫伯玉和俄何烧戈抵挡夏侯渊。至于押送粮草的任务,马超只能派遣神机营密探,把他的将令迅速传递回长安,另由他人来完成了。
马超的决定,就意味着,在战争的初期,义勇军将会陷入粮草不足的困局之中,毕竟,临阵换将,改派他人押送粮草前来,是需要时间的,消息传递过程中一来一回,至少也得耽误一个多月的时间。
可是马超没有办法,他无法坐视威州的军民,遭受夏侯渊战火的荼毒。不管怎么说,马超的后世思维,还是很明显的,他做不到为了胜利,牺牲众多无辜百姓这样的事情来。归根结底,马超和曹操并不相同,这是两人本质上的区别。
威州,形势危急。
尽管马超已经在战前,做了充分的预估,还不惜自断粮草供给,调派黄忠前往威州,可在时间上,已经慢了一步了。在黄忠还在路上的时候,夏侯渊的十万大军,继续向西挺进,兵锋,直指北宫伯玉所在的城池。
在威州,土著的人们,习惯游牧为生,原本是并没有城池的。后来在马超的命令下,才逐渐建造起了一些城池,沿袭了汉人的传统文化。可是威州的城池,远不如中原地区那些大城市的规模,城墙的高度和厚度,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点,令北宫伯玉有些忧心。他担心威州城的城墙,无法作为抵抗夏侯渊的屏障。而且,威州境内,瘟疫蔓延,将士们出现了很大程度的非战损减员,这对士气,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这个时候,夏侯渊忽然来犯,着实让北宫伯玉有些没底气。
要知道,前一段时间,许多老百姓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撺掇下,因为要迁出威州,而和义勇军发生了不小的摩擦,后来在贾诩的命令下,赶来的王双和成宜,凭借着冰冷的刀锋,连续斩杀了上百人之后,好不容易才把势头给按了下去,这件事还未完全平息下来,若是老百姓们知道夏侯渊大举来犯,惶恐的他们,可能又会爆发出新一轮的哗变,令威州陷入内外交困的窘迫境地之中。
把心中的担忧,与俄何烧戈、王双、成宜等人说了之后,这几个人,尽皆陷入了沉默。他们对威州的形势也很清楚,却丝毫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能抵挡夏侯渊的十万大军。更可怕的是,威州境内的民心一旦散了,再想重新凝聚起来,谈何容易啊?势必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