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五天过去了,他依然没有研创出属于自己的武功。
准确地说,他没有研创出继杀招龙刺之后的第二式。
任何武学的研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过程,需要一式一式的研创,最终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武学。
夕阳西下,秦风身形如电,穿梭在别墅的小院里,留下一道道残影。
呼!
突然,秦风身形一顿,身子宛如螺旋似的一转,而后双膝弯曲,呈蹲马步的姿态,双脚如同钉子一般钉在地上,右拳宛如一杆大枪,轰然挥出。
啪!啪!啪!
一拳打出,空气炸裂,威力恐怖如斯。
旋即,秦风收拳,站在夕阳下,若有所思。
“回马枪是枪法之中的杀手锏之一,用它来当第二式的基础,进行改变、延伸,是很合适的选择,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秦风皱着眉头,喃喃自语。
经过五天的深思熟虑与演练,他最终决定以回马枪当第二式的基础,研创第二式杀招。
回马枪的要诀不在于“回身刺”,而在于“回马刺”,需要使用者故意引诱敌将追上来,待敌将一枪朝后背刺来(或用刀砍下),乘机拨转马头,使两马成l型,才进行攻击。
这时,敌人招式已出,兵器也没时候拉回来抵挡,促不及防,就被刺杀(或砍杀)于马上。
要做到这一切,首先要致自己于很危险的境地,其次要把握好时机火候,最后如果是在马上使,则要和战马很好的融为一体。
这是古代枪法之中回马枪的要诀,秦风可以完美做到,甚至还将其进行了改进,去掉了马和枪,用双腿代替马,胳膊代替枪,拳头代替枪头。
这样一来的话,使用这一招的人,需要对时机火候的把握和敌我双方的距离精确把握,否则稍有不慎,便会真正陷入险境,被敌人击杀。
秦风经过这几天的不断演练,将拳法融入到了其中,成功将回马枪改编成了适用于现代战场军人空手搏杀或者使用匕首搏杀的招式,但依然觉得缺点什么。
“到底缺少什么呢?”
秦风陷入了沉思,却不知外面因为景腾向他下生死挑战书的事情已经吵翻了天。
……
……
秦风会应战么?
如果秦风应战的话,可以战胜那个神秘的景腾么?
当景家传人景腾向秦风下了生死战书之后,几乎所有关注这一战的人们,心中都有这样两个疑问。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心中的疑惑与期待更浓。
然而——
一向强势的秦风,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很快做出回应。
五天。
整整五天时间,秦风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这让关注这一战的人们急不可耐的同时,也忍不住纷纷议论出声。
“五天过去了,秦风没有现身,没有回应,只能证明一点——他自认实力不济景腾,不敢接受景腾的挑战!”
“是啊,以秦风以往的行事风格和强势做派,若是他有信心击败景腾,不可能到现在都不回应,这只能证明他怕了!”
“秦风虽然曾被誉为华夏武学界第一天才,那是没有将隐世的武学世家和门派的天才算进去,比如景腾。若是算进去的话,他不可能排在第一,这也是他不敢回应景腾挑战的原因——他若应战,必死无疑!”
议论的主要人群来自于华夏武学界,有人发出秦风不敢应战的言论,很快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而后成为武学界的主流声音,甚至有一些名门大派的弟子也认可这样的言论。
很快的,这样的言论传到了其他领域,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真是气死人了,这些人一天吃饱了没事干么?竟知道胡说八道!”
这一天,张欣然在网上看到有关秦风不敢应战的言论之后,十分恼火,恨不得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否认这一切。
但她也只是想想一罢了。
毕竟,这一战关系到秦风的生死,就连洛青珂也无法保证秦风是否能够战胜景腾,她作为秦风身边最亲密的人之一,自然不能随便发表言论,否则会让秦风很被动。
“欣然,嘴长在别人身上,你堵不住的,让他们尽情地说吧。”苏妙依在一旁劝说道。
“妙依说得对,等风哥出关后,以他的性子,无论是否应战,都会出声的,不用着急。”陈静开口附和。
“唉,秦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关?”
张欣然叹了口气,不再吐槽,而是期待着秦风能够尽快出关。
憋屈、窝火、吐槽的不光是张欣然,秦风当年那群小伙伴也是如此。
“妈~的,这帮闲的蛋疼的家伙,放什么胡萝卜臭屁呢,咱老大是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