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老夫人扶起于大夫人的手,脸上开心地笑着,脸上的皱纹皱在一起,就像秋天开花的金丝菊。
于大夫人不知道有何喜事,一脸吃惊地看着花老夫人,问道:
“哦?不知道有何喜事呀?”
“我们坐下来慢慢说。”
可能是年龄大的缘故,花老夫人身体本来就很臃肿,这么走了几步,已经气喘吁吁了。好不容易走到大厅,直接走到上首的位置上坐下来,对于大夫人说。
于大夫人也不计较,挥挥手,让丫鬟上差点,也随即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又问了一遍。
“我是个记性子,还请花老夫人告诉我,有何喜事?”
“喜事,喜事,我今天是代人来向你家长女提亲的。”
花老夫人缓过了气,脸又笑得像菊花一样,对于大夫人说。
“你说什么?”
于大夫人一听,愣住了。
“我说,我是代人来向你家长女提亲的,看你高兴的。”
花老夫人笑着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
“谁家?”
于大夫人有些不好的预感,眉头蹙着问。
“说起来,和你家也是匹配,是林家,他家老爷前两年刚就任江南布政使,但祖上还在京城。他家大公子,长得那叫一个俊俏,谦谦如玉,是不可多得的好男儿呀!你家女儿一嫁过去,就是林家长媳,以后就是宗妇,福气大着呢!”
花老夫人天花乱坠地夸着林家,仿佛只要于大夫人不答应这门亲事,就损失大了。
于大夫人一听“林家”,就有些咬牙切齿,前段时间还在京城传言,转眼间又来提亲,真是当于家的闺女没人要了。
“花老夫人,对不住了,我家将军曾说,儿女亲事,一定要孩子们自己愿意才行,这不仅要问素素意思,而且说实话,我这个大女儿脾气不好,恐不能胜任林家长媳,还请花老夫人回话,恕于家不接受这门亲事。”
于大夫人不想和花老夫人多费口舌,委婉地拒绝道。
“小小孩子,哪能自己拿主意?那肯定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花老夫人一听,脸上不高兴了,拿出架子,说道。
“别人家我不知道,我们于家就得看孩子的意思。”
于大夫人不理花老夫人的黑脸,仍然陪着笑说。
“那你叫你家长女出来,我给她说,女子怎么能这样?恭顺贤良,这才是淑女的教养。”
花老夫人以往被人捧的多了,有些得意忘形,直接在护犊子的于大夫人的面前,说起了人家闺女的教养。
于大夫人一听这话,就要炸毛了,垂在两侧的手紧了紧,冷冷地说:
“花老夫人,我敬您是长辈,这门亲事你说破了天,我们家也不会同意,还请花老夫人慢走。”
花老夫人一听这话,这是赶人走的意思,何时受过这样的屈辱,一口气差点都上不来。
“哼,没教养,我看你千金能嫁个什么好人。”
“慢走,不送!”
于大夫人礼貌的伸出手,微笑地做出一个“请”的姿势,懒得和这老东西费口舌。
“哼!”
花老夫人一甩袖子,生气地离开了,于大夫人看着那臃肿的背影,说:
“真当自己的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