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水浒传中三次委婉的拒绝

黑水浒 幸天有 866 字 2024-04-23

一,林冲上梁山被王伦拒绝

当下王伦叫小喽罗一面安排酒食,整理筵宴,请林冲赴席,众好汉一同吃酒。

将次席终,王伦叫小喽罗把一个盘子,托出五十两白银,两匹�丝来。王伦起身说道:“柴大官人举荐将教头来敝寨入伙,争奈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林冲道:“三位头领容复: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投大寨入伙。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当以一死向前,并无谄佞,实为平生之幸。不为银两赍发而来,乞头领照察。”王伦道:“我这里是个小去处,如何安着得你休怪,休怪。”

林冲被拒绝,是因为自己本领实在是高,高到足可以压主。所以王伦自卑,害怕将来被林冲看出端倪,最终不得善终。结果是王伦被当场宰杀,而林冲自己也没有得到善终。这其实不是王伦心胸狭窄,倒是林冲不能体察人意,不知道自己的出现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危险。如果当时能够换位思考,最终也不见得会郁郁而死。性格决定命运,这其实就是林冲的宿命。林冲归根结底是个委屈求安,步步退让,心底老实的人。老实人被激怒,哪怕是一点点碰到了神经,那可不是匹夫之怒了,因为他有的是武功盖世,拔刀一怒弑王伦。情有可原!只可惜王伦,能够逃出林冲的血刃,最终也逃不出其他人的枪尖。因为你讲的那一套不是江湖规则,而是平常社会的规则。

二、高俅被董将士拒绝

董将士一见高俅,看了柳世权来书,自肚里寻思道:“这高俅我家如何安着得他若是个志诚老实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儿们学些好。他却是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人。亦且当初有过犯来,被断配的人,旧性必不肯改。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当时只得权且欢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管待。住了十数日,

董将士思量出一个路数,将出一套衣服,写了一封书简,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高俅大喜,谢了董将士。董将士使个人将着书简,引领高俅,径到学士府内,门吏转报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了来书,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他便喜欢这样的人。”当时回了董将士书札,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写了一封书呈,使个干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处。

高俅两次被拒绝,其实是高俅人生的飞跃阶段,一次比一次接触的身份高。而高二每次都是大喜,为什么喜呢?因为一个浮浪帮闲的破落户,他只是希望有个混饭的地方。他没有想的飞黄腾达,所以要求比较低。和林冲不一样,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自身的要求很高。潜台词就是我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投奔你来,你居然不收录。而且我没有地方可去,天大地大容不得我林冲。你不收我,就是让我死。我死不如你死,反正我也是个发配的贼配军。怒气大不如志气大。志气大不如运气好。高俅确实运气好,最终成正果,也是时也运也。

三,鲁智深被智真长老拒绝

长老道:“智深,你前番一次大醉,闹了僧堂,便是误犯。今次又大醉,打坏了金刚,坍了亭子,卷堂闹了选佛场,你这罪业非轻;又把众禅客打伤了。我这里出家,是个清净去处,你这等做,甚是不好。看你赵檀越面皮,与你这封书,投一个去处安身。我这里决然安你不得了。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偈言,终身受用。”

鲁智深两次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顶不住压力,也是仁至义尽。而鲁智深也知道自己闯的祸太大,被拒绝是也是心平气和,期间也是有着深深地歉意。他和高俅的需求是一样的,只是找个吃饭的容身的地方。为了生存,他剃度出家,绝了最后一点点对女色的倾慕;为了生存,他远走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子。终日与破落户泼皮厮混,也是乐此不疲。终成正果也是理所当然。

三个被拒绝的小故事,大家可以想到的是什么?不管什么情况下,总把自己当回事的人,往往遇到的都是不能接受的命运的安排。而那些,不管是深有技能还是浮浪帮闲的人,他们没有把自己看的如何如何身负使命,反而会正确的看待生命中每次转折,用正确乐观的态度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