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荇站在小桥中央,眺望四周,赞叹道:“三色桃林……没想到人世间居然有此奇景,你师父果然不凡。”
“你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些讲究。”葛卿笑指远方道:“他老人家说,三色桃林中,红桃最艳,适宜观赏;粉桃最甜,适宜酿酒;至于这白色桃花嘛……”
上官荇刚想再点头称妙,却见葛卿已经凌空越过小桥,在最近一株盛开正艳的白色桃树上折下一枝,落回桥面递到她手上。“你闻一闻……这白色桃花香气最浓,师父最爱取它上面的露水烹茶。”
上官荇将花枝放在鼻间轻嗅。初时只是淡淡清香,而后香气渐浓,再后来空气里竟有了绵密的甜意。她展颜叹道:“真是好闻。”
她低头细嗅的样子很安静,随着香气渐盛,原先因专注而轻蹙的眉慢慢舒展和缓。葛卿看着看着,眼睛弯了起来。这时,余光瞥到一条鲤鱼正徘徊在桥下吐泡泡。“好贼的鱼,竟敢偷窥我家阿荇的美貌。”葛卿心道,不露声色地将一到气劲打出。“啪”的一声,鲤鱼翻着白肚皮沉入水底。
上官荇听见动静瞧过来,奇道:“这鱼怎么无缘无故沉到水里去了?”
“这个呀…”葛卿摸摸鼻子,“我看它是见阿荇你长得太美呆住,忘了游水,结果才掉下去的吧。”
“你也真是……”上官荇脸上迅速晕起一抹绯红。葛卿觉得满林的桃花顿实失了颜色。心里荡漾着,葛卿想当初师父怎么不培栽一种白中带粉的桃花呢?哦是了,再美的花,也娇美不过眼前这张人面,又何必多此一举?
见对方没有回答,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她,上官荇羞恼道:“前面好像有处居所,你不带我去看看?”
“哦,是啊,瞧我都忘了。”葛卿回过神,敲了下自己的脑袋,“前面就是我住的地方,我们走吧。”
行不过多远,两人来到一白墙黛瓦围起的小院落前。小院的两扇乌木门紧闭着,上面一块草匾,匾上三个大字:避秦居。飘逸之余又隐有风骨。
“避秦居……”上官荇低声喃喃,问道:“这个‘秦’指的是什么?莫不是已经灭亡的前朝?那距今怕是有几百年了吧。你师父,真是神仙?”
“我不知道。他老人家自己是这样说的。”葛卿摇摇头,复又勾起嘴角,“不过我也觉得他蛮神的。”说着,径直上前。门并未上锁,轻轻一推就开了。
上官荇并没有听出那个“神”字背后包含的其他意味。见葛卿上前,便也跟了进去。
庭院里,正中一口天井,井后一间厅堂,厅堂边是放杂物的小屋和厨房。白墙、青砖、黑瓦,布置极其朴素,甚至可以说是简陋,连一般庭院里常栽种的青竹之类的植物都没有。
“是不是有些粗简?”葛卿笑着叹气,“我也没办法。这里还有个说头:师父说之前的三色桃林代表的正是三千红尘,而这处居所,便是洗尽铅华后的归宿之地,自然越朴实越好。”
“嗯。”上官荇点头,“看来你师父就算不是神仙,也定是位高人。”
葛卿在心里撇撇嘴:“是吗,我倒觉得他是嫌请那些工匠上山既费钱又费事,懒得弄罢了。”不过还是说道:“你别看这里清简,住着还是挺舒服的。且院落后面还有一处别样景致,我们先吃些饭食,待会我带你去看,保证你喜欢。”
***
庭院后是一处断崖。对面临着一段高耸石壁,黑沉沉地在崖坪上投下一片巍峨阴影。崖坪中有幽若的水光荡漾,是一方小石潭。
葛卿拉着上官荇来到石潭前,那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潭水清澈,并不太深。葛卿示意上官荇将手伸进潭水里。“阿荇,这水温怎么样?你不是每晚要用温汤沐浴的吗?我跟你讲,这潭水可解乏了……”
“你是怎么知道我每天要用温汤沐浴的?”上官荇打断道。潭面上泛动的幽光衬着她面色愈加清冷。
“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漏嘴的女将军咽了口唾沫,然后她想起自己塞钱时内务府总管那只欲就还推,肥腻腻的大手,胃里又泛起一阵恶心。再次咽口唾沫,女将军心情平复完毕,从容道:“清修之人不是都有这个习惯吗?从前跟师父修行时,他老人家每天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