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邱禄

下午解缙来了,把救荒本草带了来,让李千星抄写。

救荒本草是周王朱橚编写的,朱棣很宠爱这个弟弟,经常让女婿们给他送东西,周王这个人本身也是个醉心学术的,朱棣可能比较放心,救荒本草也被要求编进永乐大典。

李千星给解缙说了他不能出去的情况,解缙笑道:“现在年底,有些官员不在,实在腾不出人手才想着叫你来帮个忙,怎么,不喜欢国子监?”

周围抄书的人虽然没有回过头,但是翻页声都停了下来,可见都在偷听着呢,李千星硬着头皮答:“没有不喜欢,只是我也不是国子监学生,没有住宿的地方,家里离这里近,就在明仁坊,回去比较方便。”

解缙呵呵一笑:“行吧,你确实不是国子监学生,待会儿我跟蒋正说一声就行了。”

李千星道谢,解缙笑道:“等过完年人多了就不要你帮忙了,实在是现在赶工,要求明年底完工,现在还差十几亿文字没写上呢。”

李千星差点滑倒在地——十几亿?怪不得瞿秋莲爹爹过劳死。

解缙道:“你就把这本救荒本草抄完就行了,会画画吗?”

李千星点头,接过这本书,救荒本草一种植物配一副插图,比较复杂耗时间,估计抄完这一本得将近一个月了。

“有什么不会的找陈立言,他负责。”解缙最后匆匆交代了一句,又离开了。

陈立言?李千星正寻思着这名字听得耳熟,目光和解缙指的人四目相对,那陈立言对他一笑,和姑妈李建薇相似极了,他顿时想起来——这不是姑妈的小儿子,曾经的状元,现在的翰林院侍读陈立言嘛!

不过陈立言显然是不认识他的,对他点点头复埋头书堆里了。

看来,皇帝为了编永乐大典把翰林院的编修或者修撰都弄过来了。

抄书的时光倒还是十分惬意的,国子监的学生和他们是泾渭分明,只有国子监的高年级学生,六年级中的善书者会来抄书,李千星因此也认识了几个学生,其中有各地报名的优秀的秀才,属于民生,还有一些权贵家庭的公子,属于官生。

官生和民生互不往来,那天告诉他那个竹竿上以前挂学生人头的抄书人叫张新平,是国子监六年级的民生,成绩很好,估计毕业以后就会被派出去做县令之类的干部。

还有一个是官生,是明朝靖难战役中的大将漠国公邱福的孙子邱禄,为人十分仗义,当然,成绩不咋样,他爷爷把他送进来纯粹是为了不让他闯祸,没指望他学个什么东西。

那天李千星在饭堂吃饭,那饭不好吃,他一粒一粒地吃得艰难。

他现在每天晚上回去都吃特别多,个子也是蹭蹭往上长,已经比赵以然高了,只是中午这顿饭实在不好吃。

正在他寻思怎么偷偷把饭倒掉时,对面一个壮实的小伙子坐到他旁边,低声说:“兄弟,我看你吃不下,不如给我如何?”

李千星惊讶地看着他,那人笑笑,亮了亮自己干净的饭盘子:“不够吃。”

他这才想起国子监不仅有学生吊死,还有学生饿死呢,可怜的娃,他把饭盘子往那人面前一推,小声道:“你吃吧。”

安静地吃完饭之后,两个人便相互介绍自己名字的家庭,邱禄听说他只是来抄书的,苦口婆心道:“千万不要来这里读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