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刺杀(入V公告)

隆中山本是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之所,后来历代文人皆留下诗句,比如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被雕刻在隆中山一进门的牌坊两边。

一走进大门,小路两边便是绿树成荫,苍翠环抱,视野开阔,凉风阵阵,十分清爽,罗贯中有言:“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沿溪行,路边是大片的农田,种着大片的水稻,还有农民正在播种芝麻。这是以前诸葛亮躬耕垄亩的躬耕田,方方正正的,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孔明后人在种着。

农田有农人,但是路上几乎没有游客。

李吟柯和赵以然慢慢朝上走着,赵以然道:“这个李侍郎出来玩,几乎是封山了,这是谁的主意呢?”

李吟柯看路上没人,牵着她的手,漫不经心道:“谁知道呢?也许是你爹的主意,为了讨好这位侍郎,也许是这位侍郎的主意。”

“刚才大门外面还有好多住在这里面的农民呢,但是也不让进来,实在太扰民了。”赵以然道。

“像他这样的高官,如果不封园子,估计有很多人今天都要来和他偶遇了。”

李吟柯抬眼望向前方的小虹桥,那里有很多人:“前面是不是李文郁了?”

赵以然仔细瞧瞧:“走吧,去看看。”

走近前,只听旁边那人对中间的人说:“侍郎若是想在这里建祠堂,只怕诸葛后人不同意啊。”

中间的中年人大概四十多岁,穿着藏青色的长袍,看着比较普通,只是头上却戴了表明他身份的五梁冠,腰间束着金花带,处处表明他三品官的身份。

跟他说话的人看起来似乎是这里的里正,村长之类的人物。

李吟柯心想,既然穿了便服,为何还要戴着乌纱帽来宣扬自己的身份?

这时候李文郁旁边的随侍呵斥道:“我家老爷治理浙西大水,救死扶伤,功盖千秋,如何连一座祠堂都修不得?”

那里正颤颤巍巍地拜伏在地,诚惶诚恐:“这建祠堂不是小老儿一个人能决定的啊,还请老爷明察。”

李文郁淡淡道:“起来吧。”他转头看向李吟柯,“你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