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尊重你的船长。”玛丽直视亚德里恩的眼睛,郑重告知他。
“啧,麻烦死了。”亚德里恩不高兴地皱眉。
“我要去奴隶市场,你知道在哪里吗?”玛丽问。
“你凭什么知道,我会知道那种地方的位置?”
玛丽答非所问,“番红花饭和海鲜咖哩真是天下第一好吃的美食。”
“啰唆,不要谄媚我。我带你去就是了。”
所以说他们美杜莎号的厨子很容易讨好啊!玛丽满足地想。
在航海兴盛的年代,贩奴这件事屡见不鲜,她幼时不只见过被卖去当雏妓的茉莉悲惨的下场,还见过邻居小男孩被爸妈卖给人贩子。
虽然奴隶市场的商品有极大的比例来自各国“东印度公司”从海外带回的贩奴船,但也有穷苦人家的小孩被卖为下仆或者玩物、角斗士……
成为什么全凭运气,玛丽想自己能被母亲扮演成“小男孩”,以“男性”的身份长大,还能够念军校成为军官,已经是她这一生最幸运的事了。
“到了。”亚德里恩说。
奴隶市场门口有许多少年站在那儿,一看到玛丽和亚德里恩,他们就凑过来说:“您需要向导吗?”
“走开、走开。”亚德里恩挥手赶人,带着玛丽往市集内走,一边走一边问:“你想要买什么?”
“一个能读能写又衷心的文书兼会计。”玛丽毫不犹豫地回答。
“呵呵。”亚德里恩冷笑,他并不看好这点,这年头有受教育的人屈指可数,“你恐怕买不到想要的人才。”
能读能写的仆役通常都会被贵族买走,作为管家,价格昂贵。先不说玛丽买不买得起,愿意长期栽培奴隶的奴隶商人本来就少,很多都是仆役的孩子从小教养,再成为贵族子弟的随从……
“先看看再说。”玛丽回答。
市集内有各个肤色的人种,要不是场景和那些人身上的手铐脚镣和衣裳,玛丽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自己回到现代,到国际级的都市纽约,四处可见不同肤色的外国人行走。
这里不是纽约,现在是公元1715年,处于十八世纪的欧洲,正是外族原住民被捕捉得最兴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