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百巧宗

剑气东临 三十六宫 2293 字 2024-04-23

第九章百巧宗

渭河河畔小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直到走过东临范围边界,这里的雨势几乎已经完全停止,初阳从山间升起,天气正好放晴。

东临范围并不是太广,但在昨夜那样的天气下,一夜走过东临边界,已经是十分难得速度。

尤其东临城外都是田间小道,原先并不平整的泥土道路,中间存在大大小小的凹陷,在这样连续大雨的冲击下,变得泥泞不堪。

王留则十分灵巧的在水坑边缘中穿行,一夜过来,虽然脚面被雨水湿透,但鞋面仍然整洁,这样的雨夜,没有一丝月光,已是十分难得的眼力和步法。

暴雨过后,道路虽然泥泞,却带有一些泥土的芳香。

这时王留停下脚步,看着迎面向他驶过来的数辆具有独角兽血脉的异种战马拉乘的马车,他把身体微微靠向道路一旁,撑开雨伞挡在身前,防止马车飞奔过来溅起的泥浆沾满全身。

看着车厢后面椽木上天海家独有的印记,心里不禁有些俳復道:

“天海家越来越霸道了”。

“只是,天海家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越过渭水河畔自东临范围以南的地段,就没有了朝廷铺设的大道,所有能走的道路都是山间小道。

尤其在这片范围更是以宗派驻地为多,每个宗派都有一条独自的小道通完宗门。

他所在的这条小道便是通往百巧宗的唯一一条路,路的尽头也只有百巧宗唯一一处可去。

只是天海家的人到百巧宗会有什么事。

难到是昨夜的事情有遗漏?思虑过后觉得也不太可能,昨夜的一切只能算是那些天海被打入烂泥坑的人,借助其他人力量表达的又一次抗议而已,如果天海要找麻烦,也该是由都水监或是东临卫的人去找皇族或是金在来那群人的麻烦,而不会以天海家的名义插手,家事和国事那个女人从来都能分的很清楚。

没有做过多无用的猜想,只要到了百巧宗,他自然会清楚有什么事情发生。

在东临,自从以国子监为首的书院流盛行起来后,宗派势力就变得尤为艰难,虽然每一个宗派势力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传承,在不同修行手段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但国子监为首的书院流背靠朝廷,虽然于修行方面的典籍、手段目前仍然不是宗派的对手,但背靠朝廷却有资源丰厚的优势。

宗派势力的资源无一不是一个门派数百年乃至千年的积累,僧多粥少,众多弟子无一不需要经过更为激烈的争夺,才能享受到资源。

且这些年朝廷不断征伐海外,无数修行典籍不断填充国子监等书院,宗派势力已经颓弱。

在更多资源的吸引下,更多具有修行资质的人选择投入到书院。

所以这与其说是宗派和书院的竞争,倒不如说是朝廷对宗派的另类打击。

虽然一个宗派的存在与否,是由最高战力决定的,但一个宗派兴盛与否,从来都是由年轻天才修行弟子的数量决定的。

若是经过代代传承,门下弟子却代代变弱,那么离传承覆灭也就不远了。

于是在书院流的强大压力下,除了两大剑宗外的所有修行门派,都在悄悄降低收取弟子的要求。

而以王留在修行上的资质,可以等到来年春天直入国子监,甚至有一定机会进入两大剑宗的入门弟子测试,所以进入百巧宗虽然只有半年时间,却一举越过百巧宗内大部分弟子,成为近乎和宗内大师兄齐名的人物。

只是大师兄已经进入宗内秘境闭关半年,想要从真意境圆满突破至幽府境。

幽府境历来是修行上的一个分水岭,破开幽府,自生内界,以真元在体内开辟一个微型空间。

只是这处空间并不是用来容纳真元,而是以自身领悟的意境不断烙印在空间内部,届时随着自身境界增长,不断吸收天地元气,这样的空间会逐渐成长,直至成为秘境乃至小世界的存在。

泥泞小路尽头,一座无名独峰下。

王留看着立在山道旁的一块黑色石碑,上面只是简单写了“百巧”两个大字,右下角是朝廷的御批,意为是朝廷承认的正统宗派。

只是石块有些部分已经发青,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长了厚厚的苔藓。

百巧宗坐落东临与渭源两地交界处的一座独峰,自建立已有三百五十多年,门下弟子数百,却从来没人修缮这条山道,并非门下弟子不愿,却是掌教门人不许,理由却是能省则省。

想到这些,王留不自觉的想要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