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你以为还是你走前的小姑娘呢,现在晓蓝都是大姑娘了。”杜吉秋道。
为了将时间留给父母,海蓝搬着被褥去了隔壁的厢房,那里面也有一个小火炕,完全放得下海蓝,原来海大富未归时,海母为了省柴火,就让杜吉秋和海蓝住在一个屋。
现下父亲回来,自然不需要再与母亲睡在一个屋,但因为要看书,她还是在父母屋内待着,没办法,她睡的房间里面的灯光太暗了,聊胜于无。
海蓝与父母打招呼后回了屋,海大富也收拾停当准备睡下。
杜吉秋将脏水倒掉,转身回来后脱衣躺下,手搭在海大富胳膊上,轻柔地叫了声,“大富?睡了没?”
海大富犹豫片刻,装作迷糊状醒来,“有事?”
“我想跟你说说晓蓝的事。”
海大富暗暗松了口气,“晓蓝咋了?”
“晓蓝马上上初中了,这镇上的中学实在不怎么好。晓蓝学习好,在学校年年考第一,马老师建议晓蓝到市里去读书。哦,马老师就是晓蓝的班主任,她对晓蓝非常好,总给晓蓝找资料和啥课外书。马老师说晓蓝的成绩拿到市里都是在前头的。我就想着别耽误孩子,想让她去好点的学校。”杜吉秋有些骄傲的说着闺女,女儿争气是她这些年最大的安慰。
海大富很欣慰,“晓蓝学习这么好呢。行,这事我知道了,我之后想想办法,让她去市里最好的中学,我们晓蓝学习好,将来肯定有出息。”
杜吉秋顿时喜上心头,有海大富出马,就不用担心海母为难。要知道海母完全是两个标准,对自己生的闺女很重视,怎么样都好。对家里其他女孩则认为没必要读那么多的书,而且到市里读书还要花住宿费、伙食费等等,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支出。
家里有三个读书的女孩儿,海母对此一直不满,海英和海美凤成绩不如海蓝,尤其是海英对学习不开窍,怎么努力都学不会,现在在班级里就是吊车尾,所以对她的升学海母和王梅都没什么打算,依着她们的想法最好是不上。而海蓝不一样,她成绩好,海大富常年不回家,杜吉秋唯一的寄托就是女儿,所以她就算拼了命也要让女儿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