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周朝,与历朝历代相比,真的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这种改变,还是潜移默化之中的改变。
就比如说新推出来的纸钞,面值为两文、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这五种。其实在印制完之后,永平帝的心中都没有觉得这个替换起来会很快。
因为这个纸钞毕竟是另一种货币媒介,人们习惯了铜钱和银子,换成这种轻飘飘的纸钞,永平帝就觉得接受上会比较困难一些。
可是这个事情的发展,却是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皇城的换钞点,就设置在福利彩票售卖处。第一天的时候,过来兑换的人还是有限的。好多人都是看着这个很新奇,买了彩票,顺手换个一张两张小面值的。
可是在第二天的时候,换钞的人就开始排了队。挑着筐的,拎着袋子的,都过来换钱。南衙禁军都得在附近维持好秩序,还得通知陈守信那边的工坊,加紧
印钞。
因为永平帝忽略了一个事情,那就是现银跟大钱的兑换差价。官方的汇率是一两银换一千钱,但是这个只有汇率,官方不会跟你换。私底下的汇率,就是一两银换一千一百文到一千两百文之间。
现在出来了这个纸钞,就相当于打开了官方兑换窗口,想明白这个事情的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没想明白的,看到别人都这么干,那么咱也跟着干,没差。
从众性,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会存在的,也算得上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另外一种体现。
而对于这种纸钞的保值性和风险性,这些百姓们也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是得益于皇城内银号里的银票给大周朝带来的改变。
银号创办了这么久,银票这个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俩人在茶楼里谈买卖呢,谈成了,买方掏口袋看银票。数的时候还会仔细一些,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都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