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一眼看过去,好像是生面孔,具体也叫不上名字,此时赵彦深觉察到高伟窘境,上前奏道:“陛下,崔季舒才德兼备,定能为陛下一解烦忧”
崔季舒,博陵崔家的人,父亲崔瑜之,官至鸿胪卿。和张雕虎,封孝琰、散骑常侍刘逖,黄门侍郎裴泽属于关东汉族地主的代表人物,看来赵彦深把高伟的话听进去了,开始在当左丞相期间,大力提拔汉人官员。
大力提拔汉人官员,符合高伟逐渐实行汉化的政策,所以对于崔季舒,高伟本着鼓励的想法,温声问道:“崔卿家,有何策献于朕?大胆地说朕恕你无罪!”
崔季舒得到高伟的鼓励,深吸一口气道:“大齐实行均田制,指明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部分土地在死后还给官府,意思是鼓励百姓开垦无主的荒地,耕田的增加,相应国家的赋税也会增加”
“可是朝廷田亩制度规定,每丁给予永业田二十亩,百姓因为有永业田在,不思开垦荒地,只顾打理自家的永业田,臣奏请陛下下旨废除永业田制度,百姓中一旦有人身死,朝廷有权力收回永业田,收回的土地可以授给无地的百姓”
当崔季舒收回永业田的倡议一提出,朝中的文武百官纷纷议论起来,左丞相赵彦深脸色一沉,他做梦也没想到崔季舒竟然提出回收永业田的倡议。
高伟不动声色反而问道:“那么关于剥夺永业田的,上至世家大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如此吗?
崔季舒听到高伟的话后,立刻开口解释道:“陛下,臣以为只对百姓即可,世家大族,官员等可以不用交出永业田”
高伟心里哼一声,看着左丞相赵彦深问道:“左丞相的意见呢?”
赵彦深思前想后瞄了崔季舒一眼,拱手道:“陛下,老臣反对收回百姓的永业田,百姓视永业田为自己性命一样重要,如果贸然收回永业田,天下的百姓肯定会对朝廷不满,也会都朝廷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