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羡以为陛下说的是客套话,忙开口道:“大齐人才济济,陛下当提携后辈充实朝堂,臣愿意为陛下的改革出谋献策,官职大可不必赐予”
听斛律羡的意思,连大将军的虚位都不愿意接受,高伟也不好意思继续劝下去,从案几上拿起一卷奏表让崔佑递给斛律羡。
斛律羡先是拿着奏表向高伟拜了拜,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后仔细观阅,让高伟心中腹谝,一个模字里面刻出来的两兄弟,脾气秉性竟然差这么多,弟弟比文臣赵彦深还墨迹。
看完之后斛律羡脸色有些沉重,叹气道:“青州一带的民乱闹的这么凶了,几座小的县城都被攻破了,朝廷必须派出军队征剿了,不然有人将来整合了乱民的力量,会闹出大乱子的”
在高伟看来,不是将来有人,乱民之中其实已经出现陈胜吴广之类的人物,据廷尉的消息,一些聚啸山林的强盗头子,开始下山加入到起义军中。
这些强盗匪徒多年来一直和朝廷军队作战,几年下来后不仅组织严密,而且装备精良,此次下山多是想谋一场大富贵。
其中以杜灵椿和陈暄两股势力最大,开始在流民中大量培养骨干,发展自己的势力。
其中以杜灵椿为例,手下有持兵器者两万人,披甲者三千,陈暄手下有三万人,披甲者六千。
杜灵椿走的是精兵路线,大量吸收矿工和一些其他山贼,陈暄则不然开始就大量招揽暴民,数量一度达到五万之多。
陈暄此贼是个狠人,每次攻城时都主动首当其冲,不断让普通民众当炮灰,死了又从流民中征召,压根不在乎人的死伤。
终于在三个月内,陈暄把五万的暴民死到只剩下两万人,但是这三万人中个个都是尸山血海生存下来的亡命之徒。
因为每次陈暄所部冲锋在第一线,破城时所得的油水也是最多的,几番下来后攒了一批盔甲兵器,武装了六千精锐。
据廷尉的最新消息,陈暄在起义军开会的过程中,一举把大当家灵椿赶下台,被各路起义军首领推举为大当家
因为现在朝廷还没派出大军征讨,所以陈暄和杜灵椿没有翻脸,杜灵椿被封为二当家,至于三当家由一个麾下一万人的名叫李春的人担任。
廷尉的消息全来自于混进起义军中的密探所得,随着消息来的越详细,高伟越觉得这伙人不可小觑,这群叛匪已经处于起义的第二个阶段,积蓄力量从民化军,再下一步岂不是要占山为王。
在高伟把廷尉的消息一件件告诉斛律羡时,斛律羡的脸色越来越黑,最后从座位中走出,跪在地上禀告道
“陛下不能犹豫了,必须派大军征讨了,一旦大的州郡治所被攻破,大齐国内的宵小必然会闻风而动,到时候大齐境内很可能会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