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62二月,萧詧忧愤成疾,背发毒疮,驾崩于前殿,时年四十四岁,现在当朝理政的是萧詧的儿子萧岿。
萧岿孝悌仁慈,有君主的雅量;生活俭约,御下有方,在位期间境内安宁。
当初高伟初到北齐时,也曾经想过拉拢西梁,西梁存国三十三年,历经三位皇帝,三个皇帝个个都是才德兼备之人。
可惜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是用实力说话的,高伟觉得又不是挑皇帝来接班,犯不着为了小小的西梁得罪强大的南陈。
反正在高伟看来,西梁这辈子就这样了,将来灭了北周和南陈,西梁只须一支偏军即可摆平。
此时发生在北周和北齐之间的大战,不可避免地殃及西梁,当然不是战争蔓延到这里。
而是宇文护给西梁下了一份通牒,要求西梁组织十万人马北上助战。
西梁国小民弱,宇文护也知道西梁的家底,十万人马不多不少,刚好是西梁全国动员的最大军事力量。
宇文护此举一是组织军队反扑,北齐三拳两脚已经使完了,宇文护觉得自己还没使劲呢。
虽说大周损失好像有点大,但是北齐也损失不少,名将薛孤延都战死了,现在正是拼国力的时候,宇文护可不想认怂。
二是宇文护担心西梁此刻再出什么幺蛾子,西梁国内一直有人鼓动萧岿自立,宇文护想以派军助战试探萧岿,反正权景宜在西梁以北,此时也没什么战事。
要是西梁真敢动什么歪心思,正好给了宇文护口实,想来灭你西梁,那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当宇文护下的通牒到了以后,萧岿心里不知道如何是好,急忙召见心腹大臣商量。
当萧岿拿出宇文护的通牒后,西梁的诸位大臣都是哑口无言,此事太难决断。
一是战事不明朗,北齐现在占据优势,但是北周也没有大败,要是派军上去,损失的是西梁自己的军事力量。
二是如果不派,将来北周怪罪下来,西梁好像也扛不住北周的攻势,要知道现在西梁可以存活,全靠北周在后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