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元文遥得到南陈粮食换战马的信息后,当即写好密信让随身携带的信鸽送了出去,信鸽这玩意五胡十六国时出现,一般传递比较紧急的信息,因其偶然性太大,一般只作为辅助传递工具,紧急军情时还是靠人骑马传递。
当信鸽返回邺城时,高伟正在宣阳宫练习书法,最近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左丞相赵彦深脑子开窍后,不以自己老迈之躯为负担,执意为大齐挑选人才,带着吏部尚书一帮人在全国书院挑选人才去了。
高伟虽说心里很高兴,但是担心赵彦深这身子骨吃不消,特意挑选了几名太医陪同,宜阳一带还处于对峙的局面,宇文护是打定主意要攻下宜阳,死活不挪窝。
斛律光也是攻下邵郡和绛郡后,开始率大军南下,不过速度不急,一天就走三十里路,据高伟估计等邺城的五万大军到齐后,双方就要展开最终的决战。
高伟还特意询问斛律光是否需要增兵支援,虽然王琳带三万人马南下,但是要是使劲凑凑的话,除了邺城驻防的军队外,估计还能给斛律光支援个三四万人马。
斛律光倒是硬气说不用在支援军队,说打宇文护这个半吊子将军,十五万军队足够了,军队虽说不要,但是粮草方面斛律光开口索要二十万石,言明担心一旦战事拖久了,粮食会出现大问题,说到底是在敌人的地界上。
加之高伟在出征时要求严禁士兵劫掠北周的百姓,粮食的消耗就更大了,当然高伟也不打算推翻自己定的规矩,北周的百姓将来也是他的子民,打仗嘛要争取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先把群众基础搞好。
所以在接到元文遥的飞鸽传书后,高伟批示元文遥自己看着办,一是飞鸽传书信息量不大,高伟也不了解情况,二是相信元文遥的判断,高伟既然都让人家便宜行事,此时拖人家后腿干啥,上位者要懂得放权,底下人才有干劲嘛。
晋阳段韶送来书信,安德王高延宗已经备齐礼物出使突厥王庭,突厥木杆可汗已经接见了高延宗,并且太医已经开始为木杆可汗治病。
至于联合一事目前还没结果,估计突厥的木杆可汗还在犹豫,不过听高延宗传来回的消息,突厥的左右贤王倒是支持边境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