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话语刚落,宫中宿卫立刻上前,脱去高阿那肱的官服,高阿那肱倒也知道进退,不仅没有表示不满,而是口中千恩万谢,生怕高伟突然改变了主意。
中书监唐邕脸色发白上奏道:“陛下,右丞相的加急文书今早刚送到,臣丝毫没有懈怠,万望陛下明察秋毫”
“卿不用担心,卿家作事朕还是知道的,卿历来舍己为公,忠于职守,受神武帝诸位先帝所重,朕刚才的怒火是向高阿那肱所发,与卿无关”
中书监唐邕松了口气谦虚道:“陛下抬爱,臣只是作了臣子的本分而已”
“好一句臣只做了臣子的本分,可是大殿之内有几人,真正作了臣子应该作到的本分!”高伟把鹿卢剑插入剑鞘当中,扔在案几之上,接着提高嗓音质问道。
“臣有罪,臣有罪……”满殿大臣头脑伏地,口中满是请罪之言。
“好了,朕今天可不是听你讲自己有罪的,如果你们真的有罪,你们应该是去大理寺交代自己罪行,或许还能博得个从轻发落”高伟满脸讽刺道。
满朝的大臣听陛下这么说,立刻闭口不言,尴尬的气氛迅速蔓延开来。
高伟冷哼一声,现在正事要紧开口问道:“右丞相需要的钱粮兵马,尚书省可否拿的出来?”斛律光要在玉璧外围建城,高伟打心眼里是支持的,大周和大齐之间就没有和平可言,乃不死不休之局。
尚书令赵彦深道:“据度支尚书计算,先帝殡天不久所费甚巨,加之近些年大齐境内地动,水灾频发,国库钱粮早已不济,加之夏赋还没收上来,右丞相所需数目巨大,一时间恐难凑齐”
一句话就是没钱,国库早空了,陛下你说怎么办吧。
高伟要是知道怎么办,还要你们何用?说来也奇怪北齐坐拥中原精华之地,从东魏开始,神武帝高欢屡次兴兵西征,连续几次大败,北齐的国力依旧在三国中位列第一。
可是近十年间,不仅地震,洪水频发,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军,如同星星之火渐有燎原之势,不仅每年上缴的赋税日渐减少,还被牵制着大量的驻军,让高欢时期一次西征动用几十万人马盛况,只能在将军们叹息声中回味。
幸好北齐三杰在,北周韦孝宽一辈子打不赢的对手斛律光还在,不然高伟当初还打算当一把北齐版的徐福,带一批精锐士卒登北方四岛,借机消除华夏苦难的根源,不枉穿越来这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