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起始点要往前推至五十年前,也就是永正五年(1508年),地点在京都。
“这位就是犬子,从小在骏河善得寺修行,如今正好随我来到京都,有缘与大师相见,还望大师能不吝赐教。”庵原左卫门尉与自己十四岁的儿子在佛堂里向着京都建仁寺主持常庵龙崇行着礼。
常庵龙崇已经六十岁了,是京都净土宗有名的高僧。
看着静若处子一样端坐着的少年,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他的平和与安宁,真的是块璞玉啊!
“就让他跟在我的身边吧。”
庵原左卫门尉大喜,而旁边的少年深深的地下头,向品着茶的高僧拜服下去。
“请师傅赐名。”
“恩,法名就叫九英承菊吧。”
“是。”
于是,少年便留在了京都建仁寺,在常庵龙崇的教导下,开始了对佛法与人世的修行。
然而师傅发现,这个从他第一次见面时就感受到的有着宁静心的少年似乎太过宁静了。自从进了存放佛经的观书堂之后已经四天,他竟然连睡觉都在佛堂里面度过。
这是不对的。
老和尚在自己的心里说道。
这一天的清晨,随心的在庭院里散步,眼光在天空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之间自由自在的切换,呼吸着沁人心脾的初夏的气味,伸展着自己的手臂,肩膀,头颈。
建仁寺观书堂里的书籍之浩瀚让少年叹为观止,求知的心完全沉浸其中,已经没有办法自拔了。
“笃,笃。”
是手杖点击木地板的声音。
“师傅。”九英承菊回头看见常庵龙崇就站在自己的身后,连忙退后一步,收起佛衣的衣角,拜服在地上。
“当你看到庭院里的青草,水池里的鱼,天空中飞翔的鸟和漂浮的云,你心中有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