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简单交流之后——苏言给足了刘备面子,虽然不会知无不言,但是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刘备并没有掩饰,反而乐于和苏言交谈。
很快两个人就谈天说地,讨论天下大事——刘备家底太薄,遇到一个人才自然不想错过。
“……就是这样,本将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应付青州日益猖獗的黄巾,如今已有大半个月了。”
刘备虽然是应了平原县朋友的邀请前来镇压黄巾,但是苏言闻言顿时明白,这个时候公孙瓒已经有染指青州的打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提到另一个,幽州牧刘虞,作为可以节制公孙瓒的刘虞,却很难真正节制公孙瓒。
作为幽州最大的两个诸侯——刘虞或许不该称为诸侯,两个人的完全不同。
幽州本为穷州,需要青、冀两州补贴官务开支,但当时因战乱交通断绝,无法调度金钱。
刘虞来到幽州便实施宽政,劝导百姓种田,甚至开放关闭依旧的上谷市场,与外族开展交易,再加上开采渔阳的盐铁矿的收入,幽州颇有起色,后期更是令百余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
刘虞的存在,为公孙瓒提供了稳定的后勤补给,但是让公孙瓒不得不依靠刘虞的后勤。
可是,两个人的理念完全不同。
公孙瓒在张纯叛乱中立下了战功,升为骑督尉,威震塞外,而刘虞的到来对公孙瓒的发展是很大的打击。
刘虞到达蓟城后,丘力居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附,可是公孙瓒在干什么?却担心担心刘虞立功,暗中派人在途中暗杀这些使者。
最后的结果就是丘力居等人直接跑到刘虞处哭泣,刘虞撤掉驻防军队,只留下公孙瓒统万余步骑兵屯驻右北平。
这样让公孙瓒成为幽州最大的,也是唯一一个军队,但是相应的也限制了公孙瓒的发展。
历史上公孙瓒势力达到巅峰,是在初平二年大破青州黄巾,从那时起,公孙瓒开始有钱有粮有人,至于原本的青州刺史焦和却是无能之辈。
根据《九州春秋》记载,焦和为官不善领兵,黄巾起时,兵多器锐,粮食充足,见黄巾贼便走,不敢与其交战。而在天下大乱之后,焦和所辖青州土广人稠,兵多将广,却总被弱小所欺凌。
这也是为什么公孙瓒敢图谋青州的原因,得到青州的公孙瓒,和没有得到青州的公孙瓒完全不是两个档次。
不过有了苏言的存在,公孙瓒是别想坐拥青幽两州,当然凭借幽州的资本,再加上他的帮衬——刘备和公孙瓒好歹存在一个同门的名分,公孙瓒依旧能够和袁绍打个半斤八两。
至于公孙瓒的作用,自然是为了牵制袁绍的发展,可以预见袁绍将来是苏言最大的对手,再之后才有可能是曹操。
苏言必须要谨慎,他可没有那么变态的主角光环,上来就是虎躯一震天下归心、金手指一开天下无敌的。
突然苏言出声问:“刘将军,恕在下冒昧,汝志向何处?”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高谈阔论的刘备一惊:“子安何处此言?”
“黄巾之乱后,朝廷威信受挫,天子暗弱,先帝不得已将权力下放,让各地方军自组势力,而这次十常侍与大将军争得两败俱伤,董贼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废少帝为弘农王,而推陈留王为帝,更鸩杀了何太后。”
苏言故意顿了顿,看了一眼刘备接着说:“董贼在洛阳纵兵奸淫掳掠,皇族、宫人无一幸免,以致天下群雄并起讨之,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内,宇内必不会安宁。”
张飞大着嗓子大喊:“说这些有甚用,当年若是让俺一刀砍了那厮,也就会有这般境地,现在悔之晚矣。”
苏言却是笑着摇头,关羽捏着胡子沉声问:“子安似乎不同意我三个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