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了!
无论曾经有多少辉煌,无论曾经是什么地位,苏言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由不得苏言不谨慎,比如现在如火如荼的黑山军和白波军,其实黄巾关系不大,事实上只是借着黄巾军的声势而起。
而且就算是黄巾,其中对于苏言保有多大的尊重还是一个问号。
最重要一点,苏言深知黄巾不能够成事,如果继续以黄巾的名义行动,将来很难有大的成就,最好的归宿也许就像后世的张燕。
黄巾起义的失败,对于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也让他看清了自己,自己并非无所不能。
他不再奢望凭借自己改变一切,自己手中有不少筹码,但是能够与他共谋大事的人几乎没有。
另外作为黄巾无法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必然会被多方势力打击,更不要士族的投靠,凭借苏言一个人,根本不能管理这么多的人。
苏言的目光很远,不仅仅只局限于现在,更多是未来。
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都陷入战乱,乱世有乱世的活法,盛世也有盛世的活法,苏言自然希望在自己手中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若想达到这个成就,必须需要各种人才。
以苏言乱七八糟的想法,很容易把国家搞乱,就如同当年的王莽一样。
如果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水平严重脱节,那么问题将会很严重,当然他不会做到王莽的那种地步。
王莽朝令夕改,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
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结果显而易见。
再说了一个庞大的势力,永远不是一个人能够支撑起来的。
现在苏言完全走一步算三步,他的优势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
如今汉室威信受挫,以至于需要权力下放才能稳定各方局势,导致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必然让地方诸侯轻视汉室。
此次讨董必然会加速这个过程,也恰好是苏言的机会,从黄巾彻底洗白的机会。
苏言心中暗自琢磨,他明白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东汉朝廷不得不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起义的浪潮无法快速蔓延至全国,减缓了覆亡的危机。
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名义,肆无忌惮的扩充兵力。
其实在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虽然并不明朗,但是很明显这些诸侯对于汉室的威胁已经远大于我们,这是可以利用一点。”
讨董联盟名义上是勤王,其实不过是诸侯势力的重新洗牌,名义上是联合讨伐,实际并非如此。
现在朝廷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已经被董卓控制,各地诸侯间公开的杀戮也已经无人能管束,到了最后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
只有这种情况,才有苏言发展的机会,寒门又如何,乞儿出身又如何,在他五千年智慧结晶的面前,四世三公也毫无意义!
也许还能够书写一场寒门崛起的好戏,苏言心中暗道,自己应该算是根正苗红的寒门了。
对于自己的想法,苏言并没有说的太多,对于张安等人而言,这无疑是对牛弹琴。
希望这次不会让我失望而归,苏言心中暗道,然后回头看了看书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未来只会变得更好,不会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