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是。城中茶农集聚甚多,而戚浩气几人的事情本就没有隐瞒,所以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泉州城。所以走投无路的茶农就只好来刺史府请命了。”
听完后,王继晋也十分清楚发生什么事了,跟他心中想的倒是出入不大,唯一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居然是自己引起的。
“少将军,此时茶农集聚,整个泉州城都看着呢。人无信不立,我等泉州父母官,必是不能抛下泉州百姓置之不理,泉州百姓已经够苦了。”说着说着,杨赞图的眼中开始泛起泪花,他担任泉州长史这么多年,一直有名无实,看遍百姓疾苦,却爱莫能助,常常也是痛心疾首。
“那是自然。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王继晋脑中突然想起了一句后世名言,果断地回道。
“少将军仁义,那依老夫看,不如我们就以一贯的价格收下新茶。价格虽不高,不能解决温饱,起码能做到不饿死人了。”杨赞图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人不能言而无信,官府更是如此。既然说了以三贯价格收取一石,那便是三贯,怎能轻易更改。”
“可少将军,银库的大铁钱虽然尚有结余,可茶农实在太多,若是通通以三贯价格收取。怕是刺史府负担不起啊。就连泉州军下个月的军饷也散光了,这可能会闹出大问题。”杨赞图双眉紧皱,担忧地说道。
“银钱之事,先生不用过虑。先生下去安排,留足一月之粮,其它的都拿去换茶。钱不够,府中的金银玉器换,金银玉器用尽,拿粮换。切不能再寒了百姓的心啊。”
“少将军!”杨赞图俯身一拜,激动地说道:“少将军之仁义,蜀汉先主亦不及也,老夫代泉州百姓谢过少将军。”
扶起杨赞图,王继晋说道:“先生快下去安排吧,早一点儿,能多救一人。另外还有一要事,请先生为我寻来五十名制茶匠,明日我有要事要办。”
杨赞图虽然不明,但上位者有令,能臣自是妥善做好,不会询问过多。
他匆匆退去,安排府中守卫还有下人,开始抬钱收粮。
杨赞图不愧是太祖老臣,很快整个府中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就剩下王继晋一人成为闲人。
隐隐约约中,身处正厅的王继晋能够听得到百姓的欢呼,茶农的欢笑声。
他的心中有着深深的满足感,同时,另外的一个思潮也是更加地剧烈。
既然上天让他重生在这五代十国乱世之中,他就有义务为当代百姓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不止如此,他还要让中国领先世界,尽其所能避免掉后世的丧权辱国。。
刺史府一夜灯火通明,太多的人熬上一个通宵,睡不了觉。
因为茶农们已经等待不了了,晚上一刻,都有可能饿死一个老人或者孩子。
不眠的夜晚,也就只有王继晋一人睡得香喷喷的,完全无视周围环境的嘈杂。
一觉醒来,天色已经大亮。
洗漱完毕,王继晋出走房门,看到地上到处横七竖八躺着侍卫还有下人,他们太累了,累到都没力气回到床上。
大门前还有三三两两的下人在工作,门外好像是一些最新得到消息的茶农,又赶了过来。
好在人数不多,收购的压力已经不大。
“少将军,少将军!”白发蓬松的杨赞图走了过来,眼眶乌黑,精神头明显差了很多。
年纪这么大,却因为这事熬了一夜。
王继晋心生愧疚,不过现在的他实在是无人可用,事态紧急,只好委屈他了。
而且也是不是王继晋他不愿意亲力亲为,而是这个时代的上下尊卑实在太过重要。
王继晋必须时刻保证自己上位者的威严,五代十国时期,太多的君主就是威严不足,遭臣下谋反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