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戏这件事就像没发生过似的,自从那天那些大老板们风风火火来、然后悄无声息去之后,再没人提起过这件事。
安浅希这些天有空的时候一直在研究桂白姐发过来的彭晓光导演有意邀请她出演的角色的人物小传。
简单来说,这个角色是一个民国时期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可怜女子。
站在这个角色的角度看,她自小养在深闺,因父母之命和从未谋面的丈夫结婚,可丈夫心里有个和他同样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同样励志报国的爱人,两个人本来要结婚,可这个爱人的父亲出了事儿,男主角的家人怕受到连累才让男主角匆匆娶了别人。
其结果显而易见,两个在看待事情的观念上有天壤之别的人怎么可能会幸福美满的走一生呢?丈夫把一颗心全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为国家做了不少贡献。妻子独守空门,抱着封建礼教凄苦地过完了短暂的一生。两人育有二子一女,大儿子死在了战火之中,女儿和小儿子继承父业。
可站在男主角的立场上看却又是另一回事了。他出生富贵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接触的同学大多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新青年,其中一个女同学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和自己情投意合而且门当户对,两个人都准备要结婚了,女孩子的父亲却被污蔑一直在为敌人做事。他的家里人怕他被牵连,断了两人的婚事可能,还匆匆给他准备了另一门同样门当户对的清白人家的婚事。
他无法和父母对抗,只能认了这门亲。女孩子为了洗刷父亲冤屈和兄长四处奔走,却只落得白眼和谩骂。他暗中相助,才让她已经支离破碎的家还勉力支撑。真相大白已是十几年之后,可一切已经晚了,错过的早已错过。
战乱时期的人心惶惶和新旧时代交替的激烈矛盾被浓缩在这个时间跨度长达六十七年的故事里。
安浅希逐字逐句地看了许多许多遍,没有具体的人物对话和细致入微的故事情节,可她在脑海里把一个期待与失望交替、痛苦与无奈错杂的女性角色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
她在旧时代原本也是一个温婉贤淑的人儿啊。可是,新时代来了!
“我要演这个角色。”安浅希斩钉截铁地说道。
桂白姐掀了掀眼皮说道:“那你就要让彭晓光导演知道,这个角色非你不可。”她又担心安浅希会因为准备新角色耽误了现在拍摄,提醒了一句“但你现在还是得以《辩局》的拍摄为重。”
安浅希应了。
《辩局》还在拍摄当中,她对新角色的准备工作只能在空余时间里做,可她是女主角,拍摄密集,几乎没有空去搜集资料。她倒是可以让助理去找资料,可终究不是专业的,她怕遗漏掉重要信息或是杂七杂八地找了一堆无关痛痒的资料。
她索性给安浅若打了电话,想让她帮忙。她才说自己需要一些民国时期的资料,可又没时间去找,安浅若二话没问就让助理请了一个专攻民国的历史专家给安浅希做顾问。
这么一来,安浅希跳过了最花时间的搜集有效资料的这一步,直接站在了精简的核心信息面前。
她每天拍完戏回家之后都很晚了,也不方便这个时候去打扰人家老教授。老教授于是给她推荐了一些书目,具体到某个版本的哪一页到哪一页,有什么不明白的发消息过去,老教授白天看到了会回复。
李果照着安浅希发过来的书单把书都找齐了,还细心地在需要看的部分的起始和终止位置贴了标签。刘彦--安浅希想着李果办事虽然细心,但一个女孩子怕也搬不动那些书,就让刘彦过去帮着,这会儿正帮李果把书往车上搬,准备送到安浅希家。
李果突然想起来,她以前给安浅希送东西都是直接送到霖湖畔,可安浅希现在已经不住在霖湖畔了,那是应该送到月临晴峰去?
她给安浅希打电话过去,正好安浅希没开拍就接到她的电话。
“浅希姐,书我都找齐了,是给你送到你家去?”
“嗯,对,你送到月临晴峰吧。诶对了,我家现在应该没人。你等会儿啊,我让许晓过去给你们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