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左右两路军的合围,三羌骑兵被挤在了中间,动弹不得,非常被动的遭到无数弓箭的袭击,伤亡惨重。
更可虑的是,那盾阵还没有被摧毁,如山岳一般,竖立在羌人骑兵的面前,将骑兵前进的道路阻挡。
骑兵失去了冲击力,再无法像之前一样将盾阵撞开,只能近距离肉搏。
可徐荣军中的长枪壮士太多了,又大多训练有素,往往三五个一群,联合攻击,让本就处于虐势的羌人骑兵吃尽了苦头。
徐荣看了眼战场上的情况,非常满意,朝董卓说道:“其实用步兵与骑兵交战,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能否挡得住他们强大的冲击力。尤其在盾阵被冲垮时,能否瞬间重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整个大军都将被铁蹄踏碎。”
董卓夸赞道:“徐将军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对骑兵与步兵的优虐,看的透彻。”
“不敢。”
说是沙场老将,是有些夸张了。徐荣也不过才二十岁刚出头,能谋得校尉的职衔,一是家庭背景的缘故,二是本身实力也不弱。但要说到久经沙场,却是没有的事。从参军到现在,他打过的仗还不到五场。
战斗进行的非常顺利,短短半个时辰间,三羌骑兵就彻底被压制了。
徐荣叫来了军中一位军司马,命令他率领剩下的四千人,上前助战。董卓也吩咐李傕、郭汜、孙志,随徐荣大军一起行动。
这数千人一投入战场,羌人骑兵立时被杀的大败,丢下几千具尸首,慌忙逃遁。
只可惜,董卓和徐荣军中,都没有多少骑兵,无法展开大规模的追杀,否则羌人骑兵非全军覆没不可。这大概就是骑兵与步兵之间的差距,步兵即使再精锐,也终究不能像骑兵一样,来去自如。
战斗结束,董卓命人打扫战场。
“这伙骑兵,是接到先零羌驻地被我军袭击的消息,才赶来的。如果张奂将军能抓住这个机会,痛击羌人,那云阳之战,就容易多了。”
随董卓走到一旁,徐荣说道。
董卓道:“老将军经验丰富,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但愿吧。”
战场打扫完毕,大军继续东行。
走了没多远,董卓和徐荣,就接到一个惊人的消息,之前逃跑的数千羌人铁骑,已经被消灭了!出手的,正是张奂帐下的校尉,吴山!
“恭喜吴将军,立此大功。”两军碰面,董卓很热情的打招呼。
吴山道:“同喜。若非董司马先行击败羌人铁骑,我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取胜。我不是贪功之人,待见到老将军,会如实禀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