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奂既惊又喜,赶紧查看地图。
吴山道:“上万铁骑,那可是三羌全部的骑兵,若消息属实,我军可趁势消灭他们的步兵。”
“总算逮着机会了。”
“不过羌人骑兵为什么会撤走呢?会不会是个阴谋?”
张奂道:“诸位之言,甚有道理。但我猜想,或许是先零羌内部出了什么事,急需骑兵回援。或者,三羌是想以此引诱我军上当,实则早就在营中布下了埋伏。”
周弘道:“那这么说,我们还是不能轻易的出兵?”
“不。这是我们现在唯一的机会。”
张奂作为沙场老将,对战局的分析非常透彻,他道:“即使敌军有什么阴谋,他的伏兵也会设在大营中,如果我们不去他的大营,而是选择先歼灭他的骑兵你们觉得,我还会中伏吗?”
“将军英明。”
吴山兴奋的道:“我部有一万人,皆是骑兵,也是四万陇西军中,唯一的机动部队,请将军准许,由末将率领他们,与三羌骑兵一战!”
“吴校尉英勇,定能担当此任!”张奂应道:“本中郎将就准你所奏,率本部兵马,迎战三羌骑兵。”
“得令。”
张奂接着道:“其余诸将,除尹端军司马率军驻守云阳以外,都随我出城,包围羌人军大营,待吴校尉取胜,与我军合二为一,再聚歼营中的羌人。”
“诺。”
此时,已经没有人再想起董卓,更没有人会想到,羌人骑兵北进,是因为董卓、徐荣的缘故,若非先零羌的老巢遭到偷袭,三羌骑兵怎会轻易的离开前线军营?
两日后。
董卓、徐荣的一万四千人,与三羌骑兵遭遇,展开了激战。
这是一场兵力相等,但实力却很悬殊的战斗。
一方是骑兵,一方是步兵,又在毫无遮拦的旷野上战斗,其结果可想而知。
董卓原本不想打这一仗,但敌人来的太快,周围几十里又没有大山、城池,只能选择列阵迎敌。好在有徐荣指挥战斗,让他悬着的心,放下不少。
“擂鼓挑战!”
咚!咚!咚咚咚
徐荣驱马上前,叫来了麾下的两个军司马,吩咐道:“刘庆,你的士兵,多佩有长枪,适合与骑兵近战,分左右两路,缓缓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