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之中,老僧人睁开双眼,蓦地一声长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随后叹道:“韩小施主的三日死局,莫非就是因这女人而起?唉,最毒妇人心啊。”
修为境界高到宗铭大师这等地步,冥冥之中便能感悟到那一丝天意,虽然不明具体,却可以辨出结果。
早在第一眼看见韩小山时,大师便断出他三日必死,如今,终于知道了死局因何而起。
帮,是拂逆天意。
不帮,于心不忍。
那么,帮还是不帮?
韩小山不知道自己要死了,自然没有大师那些顾虑,只是晚上躺在床上,想着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刚给剑道场打了几把剑,赚了三两银子,结果又赔给了陈平安,虽然还有些积蓄,可坐吃山空不是硬理,还是得找些生意来做。
次日,韩小山早早起床做了些饭,跟宗铭大师打过招呼后,便离开了家门。
作为十四岁的少年打铁匠,韩小山在小镇名气不小,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他的账,他一连进了好几个刀剑铺子,想问问缺不缺货,都被客客气气的请了出来。
小镇年年岁岁,太太平平,刀剑生意本就难做,而且每个刀剑铺子都有固定的货源,哪会给自己增加额外花销。
韩小山有些无奈,愁眉苦脸,连连叹息,生活难,生意更难。
就在这时,后头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小哥且慢,本仙看你乌云盖顶,步伐沉缓,面有死气,大事不妙啊,快慢行一步,让本仙帮你看上一眼!”
乌云盖顶?步伐沉缓?面有死气?大事不妙?
韩小山一个激灵,下意识觉得这不会是说自己吧,鬼使神差地回过头,只见三丈远外走来一个老头,身披八卦长袍,面泛红光,胡须皆白,细眉圆脸,一副仙家风范。
老人步伐匆匆,走过来后,远处四五丈的地方,又有一八九岁的小女孩挤开人群,小跑着跟了过来。
“爷爷,爷爷,你等等我啊。”
小女孩儿眉清目秀,一脸焦急,小小个头,一手抓着糖葫芦,另一手也抓着糖葫芦,后头背着一个五六尺高的小箩筐,里头不知道装着什么,只是年龄这么小、这么可爱的丫头背着这么大的箩筐,看着便叫人心疼。
韩小山再打眼一瞧,发现围了好多人,都对这对老少指指点点,神色分外恭敬。
韩小山哪里知道,这对老少乃是今天一早来到小镇的神仙,刚出现,就被小镇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纷纷把自家孩子带来给老人摸根骨,不料老人却说,这趟来小镇不是为了收徒,而是替人算命,只收二两银钱。
二两银钱可不算少,但也算不得多,有钱人家的老爷都乐意凑个热闹,花二两银子就能让神仙算卦,多值得啊。
结果不料,这位老神仙收了银钱,算了几卦,镇上百姓才发现净是些胡扯八道,有心人早琢磨出来,感情这位神仙不是神仙,而是招摇撞骗的江湖卦士罢了。
一时之间,小镇之上,人人喊打,还有的丢青菜、鸡蛋,更有几个熊孩子,朝着神仙那一看就很不是寻常料子的八卦长袍上吐起了口水。
老神仙勃然大怒,对一个朝他吐口水的小孩骂道:“小东西,小小年纪,不知礼仪,待会儿就拆了你家房梁!”
那小孩自然不信,朝他吐了吐舌头,一溜烟跑了。只是过不久他回到家后,也不知是倒霉还是咋的,恰好房子被一颗老树倒下来,给砸了个正着。
小镇百姓,纷纷叫奇,再想找那老神仙占卜一卦,结果老神仙坐地起价,二两银钱一下子涨到了二百两,吓倒一片人。
老人郑重其事地盯着韩小山,问道:“少年郎,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
韩小山哑然,怔怔道:“你怎么知道啊?”
老人摇摇头,道:“本仙如何知道此事,小哥就不必多问了,我道家有言,相逢即是缘分,本仙既然遇见了小哥,必然不会让小哥一路沉沦下去!”
韩小山翻了翻白眼,自然不信这种鬼话,且不说“相逢即是缘分”这话究竟出自道家还是佛家,光看老人那一身没来得及清洗的青菜叶子和鸡蛋,就觉得肯定忽悠人被看出了端倪,刚给人给教训过一顿。
小镇百姓心性淳朴,但若遇见招摇撞骗的坏人,丢上几颗鸡蛋也是人之常情。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韩小山还是礼节性的抱了抱拳,问道:“仙师能否明说,小子到底遭了什么灾?”
老人呆了一下,深看韩小山一眼,似乎没想到看着很傻的小伙子,居然这么鬼机灵。
他连忙摇头,坦然道:“承蒙天恩浩荡,本仙才得以看到一些常人看不到的事情,只是看得出结果,却又不明具体,再者说,天机不可泄露,不过,”顿了下,老人一本正经道:“虽然不可明说,但却可以点拨一二,能不能听得明白,就看小哥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