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人所说不假,只是留了一句没说,因为早些时候碰到了韩小山,看出他命不久矣,再加上别人都跟着神仙走,韩小山却反其道而行,僧人对他印象很深,这才摸上门来。
韩小山请老僧人进门坐下,等他把话讲完,才道:“大师,你先坐着休息一会儿,我这就做点吃的。”
韩小山钻进厨房,卷起袖子,破天荒的做了四道小菜,都是素食。
佛门向来与人为善,韩小山这些做老百姓的也都不会吝啬,反而谁家里若来了和尚化缘,都要当成一件喜事,与人炫耀一辈子都不嫌多。
做好饭后,两人相对无言,僧人吃起饭来,好像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饭前先是双手合十,诵了句佛号,这才开始动筷。
他进食之时,目不暇视,脊梁直挺,十分郑重。
韩小山看得古怪,不觉间也郑重起来,一顿饭吃的格外沉闷,吃完以后,韩小山才问道:“大师,你叫什么啊?”
老僧人闻言,笑了笑,说话之前,先把筷子放了下去,这才道:“老衲法号宗铭,来自悬空寺。”
“嗯,原来你是宗铭大师啊。”韩小山笑笑,只觉得这位大师十分和善,让人倍感亲切。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自己家里来了个老和尚,更能当成是宝贝疙瘩。
佛门中人,都是大吉大利之人,至于悬空寺,虽然素有佛门圣地之称,韩小山却是从未听说过的。
他更不知道“宗”这个辈分,在当今佛门已经算是老祖宗了。
老僧人闻言,微微一笑,注视韩小山良久,心里叹息。
先前被韩小山撞了一下,老僧人一眼看出他三世善恶,前世,今世,下一世,韩小山皆算得上善人,却世世年少夭折,连十五岁都活不过去。
老僧人心中不解,天道莫非也有不公?还是这韩小山乃是拂逆了天道之人?
他找上门来,其实未尝不是为了一探究竟,可惜看来看去,也看不出韩小山的活路在哪里。
不知过了多久,僧人问道:“小施主,你可愿皈依我佛?”
韩小山连忙摇头,“不愿意,不愿意,我还要娶媳妇呢。”
他笑了笑,皈依佛门当和尚?死也不干,要不然怎么对得起去世的娘亲?
僧人被韩小山逗笑,只是笑着笑着,便不笑了。
神仙看人,首看资质,再看心性,不问出身。
僧人看人,却是先看心性,再看出身,不问资质。
神仙看的是有没有成就大道的根骨和毅力,只要有了这两样,任他王侯将相还是寒门乞儿,皆可收来栽培。
僧人也看心性,心向我佛,便可塑造,心离我佛,不可强求。
只是除了心性以外,他们还要看看出身——此出身非彼出身,而是一看三世善与恶。
前世,今世,来世,是为三世。
三世之内,善恶相抵,得出的结果,才是僧人所谓的“出身”。
在僧人眼中,韩小山三世为善,根骨清奇,心性也相当不错,乃是一等一的佛门奇才。
只可惜,韩小山不想入佛门。
他若不入佛门,老僧人怎敢拂逆天道,替他改掉命数?
即便入了佛门,老僧人想为韩小山改命,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不知多久,僧人叹道:“小施主不入我佛,此乃天性使然,可惜天道如此,你没有选择啊。”
韩小山不由笑了,暗想:“没有选择?哪怕不做神仙,我也不能当和尚啊,这不就是我的选择?”
只是笑着笑着,他心头忽然有些悲哀,不知因何所起,就那么的沉默下来。
天道如此,你没有选择。
很多年后,韩小山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