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初春,暖意渐渐吞掉寒冬的尾巴,树木也渐渐展开了枝杈揽住醉人的风光。
赵公城今天各家各户都充斥着压抑的喜悦。
为什么呢?
那就要说说赵公城的第一大户,本地的地头蛇、土皇帝赵家。五百年前的赵公城还不叫赵公城,(具体是叫李公城还是王公城就不得而知了)当时离朝太祖称帝不久,外定妖灵,内安王寇,如大陆上的任何一寸土地,死亡和绝望也碾压着当时的赵公城,城墙被妖兽冲烂,房屋被匪寇洗劫,真是应了乱世出英雄那句话,在人们只能无力等死的时候,赵家的先祖赵林凭着一身初识境的修为带领一伙人马在城内落了脚。
随后的几年在赵林的庇护下这个大陆边境的小城在朝代得更替中居然没有消亡,一直延续到苏无极称帝定国号为离,大离封赏藩王十六位,赵公城就在其中之一安南王朱自先的辖土之内,朱自先仁德深厚,知晓赵林之事就赐号赵林安公,从此这座城就被居民称为赵公城了。
繁荣不可能永远昌盛,当初歌唱、称赞、仰慕赵林,视其为神明之人的后代用同样强烈得意愿诅咒着赵林的后代也就是当代赵家当家,赵义。
人们常骂赵义生儿子没,这事没有成真,因为赵义就没能生出儿子来,只有一个女儿,不足二八,有人说出落得花荣月貌,连天上也仙子没那么漂亮。但更多的人说他女儿是个脸上生毛,头上没毛,身宽三尺,身高二尺八的怪物,人们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毕竟赵义要能生出仙子来,老天是得有多瞎?
当然还有骂赵义不得好死的,该五马分尸,上刀山,下油锅,怎么解恨就怎么骂呗,当然这报应还没落在赵义身上,先遭了报应得是赵义的老爹赵恩老爷子。
老东西因为年迈孱弱入冬之后就没敢迈出家门,春来惊蛰的一声春雷之后老家伙精神抖擞了起来,终于从藏了三个多月的屋子里露出了头,别看老头九十高龄照样好到街头摊前哆嗦着手撩起身窈貌娇妇人的裙衿,被轻薄的人不光不敢动连喊都不敢大声(怕把老头吓死),只能等老头把手缩向鼻子得工夫慌忙地提着裙摆跑回家去。
二月二龙抬头,城南外不到十里的蛰龙寺(传说有龙曾在那蛰伏)有庙会,老头年年都要去一方面告谢神佛求让自己多活几年,另外庙会上各地的妇人小姐还少得了吗?
赵恩老爷子这个年纪也就剩下能想想,因为浑身上下除了拐棍之外连骨头都是软的了,他就这么的软踏踏得被抬出了赵家的大门,又那么硬邦邦得被抬进了赵家的大门,少了一根拐棍,脖子上多了一对血孔,老头是在蛰龙寺后院客房被发现的,跟去的随从下落不明,只找到一个硬邦邦得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