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嫣听了片刻,方才明白,这位衣着寒微的女子是宣国公府的表亲,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只可惜后来家道中落,才落魄了去。
这位姑娘姓姜,闺名只一个娴字,人如其名,虽是落魄了,倒颇有几分端静娴雅之态,让人见之忘俗。
姑娘和其母投奔宣国公府来,路上因其母犯了旧疾,耽搁了些时日,这才恰恰误了女学选拔。
沈嫣暗想,四公主素日里不像这么热心肠的人,更与宣国公府谈不上交情,为何今日愿意亲自去找临安夫人求情?
临安夫人被四公主磨的没有办法,决定给姜娴一次机会,只说道:“念你的境况情有可原,便给你一次机会,好好把握。”
姜娴福了福身,一一谢过众人,才切入正题道:“晚辈幼时因家境贫寒,曾拜入洛阳梅家学习工匠巧艺,是以在这方面有些见解。”
在场的人皆神色一凛,洛阳梅家先祖世代为前朝工部尚书,梅氏工法为世之珍宝。只是后来,新朝初立,梅家家主挂印而去,梅氏一族就此隐于洛阳。
临安夫人沉思片刻方道:“大尚朝能工巧匠不知凡几,给一个能让你胜出的理由。”
姜娴将她改造过的耧车呈上来,就着国子监一片空地展示起来,尚朝耧车都是三行耧,单次播、种一趟只能种三行种子。
姜娴改造后的耧车,前座三行耧,左右两侧各两行耧,单次播、种一趟能种七行种子,因着加了平衡杠,这七行耧在田地中行走的力、度是一样的,大大降低因失了力、道而漏种的情况。
而且这种耧车有两个壮年人拉即可,不必非得使用耕牛或驴子等牲畜,毕竟不是每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都用得起耕牛。
沈嫣瞧了,啧啧称奇,这样农人耕播的成效大大提高了,而花费的力气却少了一半,真的非常厉害了,这位姜姑娘真是位奇女子。
临安夫人笑道:“你倒先给这丫头省了力气。”
嗯,姜娴命人展示耧车的那块土地,是预备划出来给沈嫣种花的。
沈嫣见自己被点了名,立即站了出来,笑眯眯道:“多谢姜姑娘。”
姜娴闻言急忙回礼,两个姑娘一番谢来谢去。
临安夫人看得头都大了,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以后你们便在一处上学,见天也这样谢来谢去不成?!”
四公主听临安夫人这样说,便知道临安夫人决定收下姜娴做女学生了,顿时喜不自胜,连忙谢了临安夫人。
“你们这帮正当年的小姑娘,也学翰林院那帮老学究吗?”临安夫人摇头失笑道。大家开怀一笑,告别临安夫人。
一路上,四公主比姜娴还开心。
出了集贤门,众人便看到宣国公府的马车已经在候着了,牵马正过来的人是宣国公世子卫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