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神庙

羿箭传说 二村 2034 字 2024-04-23

从蜿蜒河凯旋后,古尔敦辞去了所有职务,每天躲在屋子里不出门,人变得极其敏感自悲,稍微受点刺激便暴跳如雷,搞得家里人一天到晚都提心吊胆的,害怕激怒这位大公子。

舒禄文婧对此毫无办法,常常以泪洗面,委屈时便带着古尔吉去神庙看额娘。

神庙位于城南,和圣鸦堡遥遥相望,同时也是老萨满的住所,每当巴尔达出行,守候在路边的信徒便追随着车仗,祈求老萨满的摸顶祝福。

庙前的广场,常常举办一些庆典活动。

广场两侧,各有一颗索伦杆,前来参拜的信徒和民众,会随身携带粮食敬饲乌鸦。

神庙的主殿,座落在一个高台上,那是一个巨大的方形建筑,墙体用不咸山中上好的雪花白大理石砌成,黑瓦屋顶高高隆起。上百根高大的石柱,环绕方殿围成一个圆,仿佛若干只大手,呵护奇珍。

石柱用北疆稀少的松香黄石料雕成,黄柱白屋,高贵典雅。石柱底座刻着精美的纹饰,顶端则用横木相连,并向外伸出一个宽大的飞檐,以供鸟禽歇脚。

每逢正午时分,阳光将石柱的影子笔直地投射在主殿的墙面上,形成黑白相间的图案,远远望去,像一扇扇巨大的门,更让整个建筑显得气势恢廓,处处透着神圣,没进殿堂,已让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殿前的石阶,用厚重的橄榄石铺设,石阶共有九层,每层都是九级。台阶顶层是一个宽阔的平台。平台上常年有虔诚的信徒对着神庙大殿磕头祈福。

一些信徒,日复一日守在这里,每天不知疲倦地起立,拜倒,以至于殿前的地面被磨出了明显的痕迹。

主殿的门四季开敞,站在平台上,能看到大殿里面,正对着大门安放着三座神像,天父的雕像位于中间,右侧是地母,左侧是圣鸦神。

北疆人敬仰自然,信奉天父地母,他们相信天父地母主宰着人间的繁衍生息,而三足乌保佑着北疆的平安兴盛。

偏殿供奉着灶神、药神、谷神、雨神、战神等小神排位,不管持何信仰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宿与寄托。

有的神像前放着香烛与签盒,供祈祷的人们求取。

神庙的后殿,是历代萨满国师的灵塔,那些塔全部采用黄金打造,镶满宝石,豪华无比。

这些神的仆人,生前享受着信徒的拥戴,死后则是另一番奢华的光景。有些灵塔,单单上面的一颗宝石,就是无数普通家庭,几代都无法赚到的财富。

这些灵塔,是数代北疆人的积累。

建造灵塔的金银,全部来自信徒的捐献,有些信甚至是倾己终身积蓄。

他们将这种捐献看做积累功德,祈求自己获得幸福的往生,摆脱人世间的悲苦。

出了神庙后门,两侧分立若干高大的黑花岗岩卡曼碑。

“卡曼”在乌拉语中是保佑、保护的意思。石碑顶部刻着保护神三足乌的形象。碑体上密密麻麻地刻着人名,这些人都是为保卫北疆而丧生。

在特定的日子,萨满巫师会在碑前举行仪式,缅怀逝者,为死去的灵魂祈祷,并祈求他们在天国获得永生。

对于名字刻上卡曼碑上,神庙有极其严格的规定,最基本一点根据是,死者必需是为了民族利益而献身的,而不是为了某一人死去,无论他保卫的对象多么伟大,神庙一律认定为那是个人情义,绝不会允许他的名字刻上卡曼碑。

一但名字被刻上卡曼碑,死者的阿玛和额娘就会受到部落的终生供养,并受到族人的尊重。

所以,名字刻在卡曼碑上,在北疆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