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童年

羿箭传说 二村 1578 字 2024-04-23

闲暇的时候,根缓总爱来崖蛋家串门,毕竟,这小子的名字还是他给起的呢。

崖蛋练习箭法时,根缓经常在一旁观看。而且无论崖蛋有没有射中靶心,他都会拍手称赞。但却常常因此得到崖蛋的白眼,“没射中你叫啥好!”

“臭蛋蛋好好练,等以后出息了,叔叔也好跟着沾沾光!”根缓似乎己将希望转寄在崖蛋身上。

崖蛋虽然还不懂,根缓叔说的沾沾光到底是啥意思,但每次听根缓这么说,他都会郑重其事地点头答应。

北疆普通平民的小孩儿基本上都不读书,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字。

学问在北疆是身份的象征,上学这事,只是那些贵族家的公子哥儿们的专属,穷人家的孩子大多都念不起学的。

家境稍好一点的人家,在孩子个头没长到乌拉铁弓的高度之前,虽说也会将孩子送到镇子里唯一一个私塾,学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字。

但一到孩子拥有了自己的铁弓后,他们就算是毕了业,从此会远离书本,日常转为练习箭法和马术。

然后,在成人礼后加入勇士团,直到老去或者战死,可谓是真正的戎马一生。

而且,在大多数普通北疆百姓看来,学问是顶枯燥的玩意,简直百无一用!学问的唯一作用,就是把很简单的事情弄的复杂,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理不出头绪。

镇子和部族各有各自的规矩,只要遵守那些规矩就成。更重要的是身体强壮、马术好、箭法好,这在才北疆生活的根本。

因而,在乌鸦泡镇子里,很少听到孩子朗朗的读书声,更常见的是一帮乌拉小孩,聚在一起比试箭法,比赛摔跤的场面。

赫青山的家在镇子的最南头,三间草屋,院子不大,但总是那么整洁。

房子的屋檐下有好几个燕子窝,春暖花开的季节,常常能听到雏燕呼唤母燕喂食的叫声,充满了家的温馨。

院子里有两棵海棠树,每年开春,粉红色的海棠花便挂满树杈,远远看去灿若云霞,非常美丽。

门前不远处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欢快的河水,在赫家门前优雅的拐了个弯后,径直向南流入黑水河。

崖蛋童年的记忆,多半同这条小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冬天在河面滑冰、抽冰尜,夏天在水里洗澡、抓鱼。

河边有一棵索伦杆,往往等不到下雪,崖蛋便急不可耐地从家里偷些粮食,撒在杆子底下喂乌鸦。

房子的前后是两块菜园子,园子用北疆特色的木头杖子围着,春夏两季,在青山老两口精心的打理下,这两块菜园,不但能供一家人的吃菜,崖蛋的额娘还常常将吃不完的菜,拿到镇子的集市上换些小钱补贴家用。

出了后园子往西走不远,是一个用土墙围起来的四方院落,土墙很高,也很旧。差不多每年的雨季来临之前,崖蛋总是看到阿玛对其加以精心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