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外,在进入北疆的最后一个山坡前,孤零零地座落着一家小客栈。
差不多天下所有的房屋,房门都是朝南向阳而开,但这家客栈和正常的房子正好相反,屋门设在北面的背阴一侧,正对着山坡的方向。
时值九月深秋,天色已近黄昏,山上的树木叶子大半变红变黄,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是满山遍野红彤彤一片,带给人一种浓浓的异域情调。
客栈的烟囱飘起袅袅青烟,让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这间客栈是中土版图中最北面的建筑,也是唯一不受长城庇护的中土房屋。
中土宽敞笔直的官道,只修到长城的出关城门前,连一寸都没有越过城门。出了关口到这家客栈只有几里的路程,但道路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这条崎岖的路经过客栈后径直指向北方,翻过客栈正对着的那个山坡,就算真正踏上了北疆的土地。
据说走下那个山坡前的人,基本都会停下脚步回首看一眼。即将踏上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很多人也许从此一去不回,此时对故土的依依不舍之情言语难表,皆尽在这回首一望中。
为此,这个山坡亦被人称作“回首坡”。
而这家客栈,相传是大约一百年前一位来此地等候丈夫的女人所开。
那女人的丈夫,揣着发财的梦想,随中土商队去北疆探险,但却不幸从此一去不返。
从北疆回来的人,有的说他死于扯龙谷,还有人说他葬身于汹涌的黑水河中。虽然不知道那种说法准确,但相同的结论是,这个女人的丈夫肯定是死了,而且永远也不会再从回首坡那边回来了。
但那个女人却坚信自己的丈夫还活着,她不相信任何关于丈夫的所有不幸消息。
在经过了绝望的等待后,终于有一天,那个女人带着孩子来到了回首坡前,建起了这家客栈。起初,客栈叫“盼归客栈”。那个女人每天都会站在客栈门前遥望回首坡,期待着丈夫从坡上走下来。
每逢有中土的商队前往北疆,那个女人总是对商队的每个人都千叮万嘱,要求他们帮忙打听自己丈夫的音信。
商队离去后的日子,她每天都坐在门前,眺望着回首坡,期待着返回的商队。但每次,商队都带来让她绝望的消息,以至于后来,人们不再忍心告诉她实情。
如此等待了十几年后,最终,女人在忧郁中死去,但即便临死前,她依旧坚信丈夫还活着,临终前,她交代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让他不要离开这里,一定要等到父亲回来。
孩子将母亲安葬在回首坡前,希望父亲有朝一日回来,能在第一眼就看到母亲,哪怕是母亲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