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节外生枝

赵云此刻便是有着通天的本事也救援不出他们了,三十万大军密密麻麻地包围着他们,就如众星拱月一般,一眼望不到边。白马义从及公孙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

鬲津河,这是一条古河了,就连大禹王也曾在此治水过。河水奔流,也不知过往了多少悠悠岁月。鬲津河的北堤有五六尺高十余平方的土台子,他的名字叫望儿台。

相传战国时期,这段鬲津河是齐国与赵国的界河,两国在此时有战争发生。一次战争中,齐兵越过鬲津河占领了铁脚镇,廉颇领兵驱敌,双方将士死伤无数。天傍晚后,双方鸣金收兵,却发现廉颇的儿子廉罡被齐军捉去。廉颇听得这一消息,悲痛万分。众将急忙把他扶住,要求连夜渡河,救回廉罡。

廉颇眉头紧攥,半晌才慢慢的说:“我何尝不想去救廉罡,只是我军伤亡如此惨重,将士疲劳,不易连续作战。况且,齐军是主动退回对岸,必设伏兵,我军渡河偷袭正是自投罗网,我岂能拿将士生命做儿戏?”于是下令:“全军将士做好休整,违令私动者,斩!”

这一夜,廉颇的军帐中整宿灯火通明。早上人们见到大将军廉颇,只见他两眼布满血丝,鬓发一夜间似被霜染。

在对岸设了伏兵的齐军,见赵军一夜没有动静,又放出风来,要在南岸斩杀廉罡。这时又不断有将领陆续进入军帐,要求过河救人,廉颇总是摇头不语。

转天鬲津河南岸,齐兵把小将廉罡绑上堤顶,刽子手怀抱鬼头刀站立其后。北岸赵军将士怒目圆睁直视南岸,众将跟随廉颇登上北岸堤顶上的高土台,廉颇凝视着对岸的儿子廉罡,心中似被滚油煎熬。当刽子手举刀猛落的时候,廉颇眼前一黑,随从将领赶紧扶住,搀扶下了高台。赵军将士群情沸腾,誓死要杀过河去,为赵国争光,为小将廉罡报仇!

廉颇没有让儿子和赵国失望,赵军经过休整,瞅准时机杀过鬲津河,连克九城,使齐国好长时间不敢觊觎四周国家的领地。

廉颇在河堤上站过的土台,被人们称作望儿台,并长久的保留下来。

公孙瓒早已在此埋伏下人马,早先赵云发出的袭敌粮草成功的信号他也已瞧见,此刻与他而言就是捺住性子等待。他看着望儿台,又看了看东南边,喃喃道:“续儿,也该和严纲他们会合了吧。他虽在白马义从多年,却并没有打过甚恶战,但愿平安无事……”

赵云见土丘之下严纲被围,正心急如焚,忽又见另一拨人马飞奔而来,正是公孙宝月。她按原定计划在东边大道上接应严纲,却迟迟没有等到来兵。公孙宝月便派人前去打探,得知严纲被围,立即赶来援救,不期在此遇上赵云。

赵云见公孙宝月到来,心中大喜。道:“大小姐,你来的正好。如今严将军和长公子被围,不仅全歼这股黄巾贼成问题,这五千白马义从只怕也会全军覆没。”

公孙宝月一听,大急,问道:“那依赵将军所见,该如何是好?”

赵云道:“看到黄巾军那边的大纛了吗?大纛下的华盖中就是敌方首领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