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固将手中的包裹小心翼翼地放在案上,将其打开,只见里面包着的是一卷竹简,看上去果然十分破旧,至少有三四成位置因为虫蛀或是霉烂的原因已经不见了,可见其年代久远。
卫固一边小心地翻着竹简一边说道:“这是一册古兵书,可惜我们卫氏自从家道中落后,再也无人从军,因此这些兵书没有保管好,我当初也只是好奇翻了翻,见它残破便没有细读。”
“这册书里提到一种攻城之法,名为‘穴攻法’。”
卫固的手指在竹简上滑动,快速查找着自己想要的内容,接着道:“看,在这里。书中有言,‘穴攻法,掘地为穴,越城垣以攻其卒……行必有声,可置……侦其动静……以水灌之……’大概就是这些了。”
卫仁几乎是一看到这简短的几行字就马上想到了一个著名的战术:地道战!
当然书里说的“穴攻法”不可能是抗战时期的地道战,但两者显然是有相同之处的,那就是挖地道,借此通行于地下,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白波军显然就是打算用这种战术,越过难以攻克的城墙,直接内部开花,打守军一个猝不及防。
如果不是他们画蛇添足地在其他三门同时开展行动,有可能他们挖进城了卫仁也察觉不到,那后果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这也是因为卫仁卫固俩在军事上都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才会这样,若是有经验的守将,早就防着这一招了。
“可惜这里的字损毁了,不知道到底是拿什么来侦其动静。”卫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卫仁此时也依稀想起前世看过的《墨子》一书中好像也提到了类似的“穴攻法”,还详细说明了如何应付,只可惜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记不清了。
但他综合看到过的其他知识,很快就想起了一件关键物品:听瓮!
当下便叫道:“来人,马上给我找一批大瓮来,至少要能坐人的!军中若是没有,那就到城里一家家去问,直接征用!”
实际上的听瓮应该是专门烧制的有特殊开口的陶罐,使用时将其置于地下,让人在开口的位置仔细倾听,就能听到从地下传来的动静。
但这时他没那个时间烧制,便打算找大瓮来改造。而且考虑到要让人长时间监听敌人,干脆就让人坐在里面,相对能舒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