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迟来的他 且安 1727 字 2024-04-22

周末,姜朝回父母家。她每个星期总会回爸妈家几次,但都不住,就是吃吃晚饭或者和爸妈一起出去逛逛街。姜朝爸爸还没退休,在企事业单位当领导,不过因为接近年纪,现在已是半退休状态,挂个闲职。妈妈一个人在家无聊,就也找了个闲职。

姜朝这样没成家就自己搬出去住的上海姑娘算是少数,毕竟上海消费高,搬出来开支肯定增加。其次父母对独生子女又是格外宝贝,怕女孩子一个人住在外面不安全,总是在身边好。明明在一个城市,没有非要搬出去住的理由。大多数上海的本地男孩在结婚前也多是和父母同住的。

因此,观念并没有格外前卫的姜朝父母在她最初提议的时候也是强烈反对的。其中斗争暂且按下不表,软磨硬泡也得一年有余,姜朝才得以搬出来。不过她要幸运的是,还好父母有些投资意识,前些年房价正要疯涨之际,果断买了一间小房子。虽然因为不想把家里所有资金都拿来买房,贷了点款,但如今看来,还是明智之举。

本来房子可以租出去,以租还贷,但被姜朝住下了,这笔贷款就得由她自己还,这也是父母当初同意她搬出来的条件之一。既然要搬出来独立生活,首先得证明自己有这经济实力。姜朝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勤奋更新的作者,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来源于此。毕竟话放出去了,不能打自己脸。实在是贫穷使人上进的典范。

她现在搬出来也半年有余,从最初的有点不习惯,到现在已经很自在了。没有父母照顾,事事都要自己打点是比以前要辛苦不少,不持家不知道家务之多,不知道家务之烦。不过好处是,一个人还是自由很多,对家里的布置、起居习惯、饮食都可以随着自己的喜好来,由自己全权掌控。挺锻炼人也挺有意思。

“你怎么感觉又瘦了?”姜妈妈刚一见到进门的姜朝就问。

姜朝哭笑不得:“我就五六天没见你就能又瘦了?”

搬出去住的另一大好处是,每次爸妈都会乐意见到她。不像她日日待在家里的时候,毕竟年轻人习惯不同,他们也总忍不住数落她的习惯。这大概也是所谓距离产生美。

“对了,我问你,你和之前那个小男朋友还在一起么?”

“……你怎么一副很嫌弃的口吻。”

“我不是嫌弃。那个小男孩比你小,又不懂事,我还不知道你的脾气,就不靠谱嘛。”

“……分呐是分掉了。”

“你看看,我说的准伐?”

姜朝眯起眼:“妈,你到底想说什么?”

“哦,这样的,你知道我是不喜欢管太多你谈朋友的事情的。但前两天在单位,他们给我讲了一个男小歪,说要介绍。这个男小歪家里我知道的,爸妈都是同济大学的老师,人很好的,也算知根知底。男生我是没见过,但是照片我看了,个子很高的你喜欢的,年纪么比你大个两岁。”姜朝妈说着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翻出照片摆在姜朝面前,“你看,卖相不错吧。你我晓得的呀,长得不好看的你肯定嫌弃。所以要条件不好我肯定直接拒掉了。”

姜朝瞟了一眼手机里的照片:“是长得人模人样的。”

“那怎没讲,我把你微信号给人家,你们先聊一聊?反正认识认识,不喜欢就不见嘛。”

姜朝妈虽然经常关心女儿生活感情问题,但也确实很少给女儿介绍对象,也不会催她结婚,毕竟姜妈自己也是二十八岁才结的婚。由此推断这次这个估计真的条件不错,再者她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总觉得随便聊肯定还是得聊两句。

“好好好。”姜朝点头,不就加个微信么?正好她也想转移下自己最近摆在某个人身上的注意力。

姜妈妈见女儿首肯,开心之余还是补了一句:“不过男小歪本人我没接触过啊,不合适你就客气点拒绝掉,但别回来赖我。”

姜朝哭笑不得:“你这前面还强烈推荐,转眼就甩锅了啊。”

“这叫丑话说在前面。你自己把握。”

两天后,姜朝的微信里跳出了新的好友申请。

与此同时,消失了有一阵子的陆洲头像也重新回到了聊天记录的第一页,不过是以群组的形式。

群名

群成员:顾桑,沈司,陆洲,姜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