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在此,民心便在此。”路小娄接道:“更何况臣的办法乃是以大局为重,更有一劳永逸之功,圣上,臣已想好打算,后续臣会写好流程奏章呈上。”
朝事很快便结束了,路小娄的“重商”计划被赵祯直接批准,只等详细计划递交上,就立刻实施。
七天后,开封城一等一亮堂的店铺关了门,原来的牌匾、幡面都被一群皇宫侍卫给摘光了,然后一群太监在里面打扫卫生,最后工部工匠带着大批木料和涂漆对整个店面进行了抛光、打蜡、翻新。
等新店开业,路小娄拿着从枢密院定做的大宋第一串礼仪鞭炮拿到门口放掉了,然后在一众大大小小的围观群众面前,路小娄穿着一身红袍新衣站在门口掀开长牌匾上盖着的红布。
“诸位父老乡亲,今日,我路大米便替圣上开了这‘万里商号’,若各位信得过我与圣上,可将家中积蓄放置于我万里商号,由大宋国库作保,呜呜呜……”
连忙堵住路小娄嘴的包拯,尴尬笑着让侍卫将商号牌匾挂到了高阁上,引得众多不懂装懂的吃瓜群众莫名鼓掌叫好起来。
“大米先生,莫要乱说才是。”包拯放开手,苦口婆心的念叨起来:“圣上何曾说过要为‘万里商号’作保过?为了支持先生的商号开业,圣上已是煞费苦心,花了不少国库钱银,若是圣上再听到大米先生刚才那番话,恐怕又要降罪也。”
我去,你说的也有些过分了吧,这店面不是一个王姓大官识相的以“为圣上解忧”献上的吗,而且这七零八杂的人工,也是不用出人工费的在岗人士吧。难道说圣上亲笔题字写了个“万里商号”,就算煞费苦心了?而且这追根究底本来就是皇家的产业好吧,我路某人闲的无聊做了个明面老板,不是暗地里还要向皇帝老板递看账单吗。
越想越觉得委屈,这包拯也被安了个“副经理”的头衔,皇帝的意思就是:“大米先生劳苦功高,替朕管理商号的大小事务已是辛劳,就让包左谏代为管理财务,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路小娄第一时间就觉得赵老板虽然初始想法是好的,避免了老路同志手下人作假帐的可能,但让油盐不进的包拯管账本,这不是自负双手吗?我要的是大展拳脚啊。
这时包拯偷偷拿出账本附在路小娄耳边道:“这次圣上可是拿出了一半的国库经费充入万里商号的,大米先生,莫要辜负圣上所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