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那么渭州方面应该也是因为如此。”杨遇捏了捏下巴,淡淡道:“但路防御使可是吩咐我等一定要弄到粮食才能回去,如果弄不到的话,便在此处就地贱卖防御使的这把佩剑,用卖出的钱购粮,若是不够数,路防御使会把全军的盔甲武器都拿来售卖。”
李浩大惊道:“何、何必如此!路防御使这是要陷本官于不忠不仁耶?”
兵器盔甲,一向是朝廷名目禁止民间买卖、私造的物件,要是路小娄的大军来这么一出,到时候别说东窗事发被圣上问罪,就是王益老前辈路经这里的时候被看到,都能给作为延安府府尹的李浩弄出不小的麻烦了。
“不忠不仁?李府尹何出此言?”杨遇抓着佩剑道:“我等也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要知道,此时此刻我军将士和庆州百姓还在饿着肚子守在城墙上提防着党项人的一举一动。”
李浩连忙道:“好的好的,本官明白了,本官会想办法的,请给本官一些时间来想办法解决。”
“那就拜托李府尹了,当最低期限为明日太阳落山前,我等还需尽快各回本职,以帮路防御使处理军中事务。”
“这么急?”
“那么,便拜托各位了。”杨遇拿起佩剑对身边下属道:“吃完了吗?走吧。”
“是。”
李浩目送杨遇等人离开,然后自顾自的端起茶水喝了起来,一个小官凑近小声道:“李府尹,我们该怎么办?要不然……”
“你想造反?”李浩出言打断道:“这支乃是胜利之师,你们明白耶?我大宋继杨业潘美外,能征善战者少之又少,而且听京都熟人说,这位路防御使是受圣上相当信任之人,还经常帮圣上出主意,被尊称为‘大米先生’。”
“大米先生?”
“啊,据说这位路防御使,字号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