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切的得知了高欢的死讯,萧衍亲自布局,主力兵团10万余人攻击东魏重镇彭城,和驻扎在悬瓠的侯景和羊鸦仁互相结义,成犄角之势,三路大军对东魏施行压迫之势。
那么谁为三军统帅?完成萧衍的夙愿呢?年纪老迈的萧衍第一个便想到潘阳王萧范,因为他和自己最像,精通谋略,老于算计,老坏蛋大笔一挥,准备让萧范统领三军。
人年纪大了,很容易忘事,老菩萨萧衍也是如此。分身朱异提醒他,唤醒了他的记忆。
“陛下,潘阳王英雄盖世,能够让人心悦诚服的为他卖力,陛下曾经说过江右有反气,莫非陛下忘了不成?”
萧衍一生最喜欢占卜和望气,也很是灵验,一个人太过锋芒毕露,便很容易惹来祸事。萧衍对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很是满意,对自己的才能也颇为自负,自己的成功便是敌人的痛苦,所以他不愿意看到第二个自己出现,萧范虽是皇族,却是哥哥的儿子,不是自己的嫡系子孙,倘若此次威震河南,必将在军中取得很大的声望,导致野心膨胀,实力和地位的改变决定着人的心境,自己在世之时,可以将他镇住。但自己总有一天要去见佛祖,自己的子孙恐怕会重蹈萧宝卷的覆辙,这是萧衍所不愿意看到的。人唯一共同的品格就是自私,只是有的人真情流露,将这种本性当做华丽的外衣穿在外面招摇过市,有的人小心翼翼的将它隐藏在内心深处,用内敛谦虚做成盾牌,将自己包裹起来,无为则无可不为,无私则无可不私。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用无私的品质凝聚更多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私自身是人的天性,所有人的共同的品质,这种品质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前行,萧范有这种无私的品质,萧衍不想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这时听到朱异的提醒。便果断放弃了当初的决定,沉吟半晌,他对朱异说道
“那么萧会理如何?”
萧会理是南兖州刺史,是萧衍四子萧绩的儿子,根正苗红,身上淌着萧衍的血。
“陛下你找对人了”
朱异欢快的说道。
萧会理有自己的想法,他11岁丧父,萧衍对他甚是宠爱,一切礼遇都是按正式亲王给予,他并不赞成出兵救援侯景,因为他看出候景是一匹充满野性的狼。而自己的祖父却将它当作一条猎狗,祖父雄才大略一辈子,必然是接受不了自己跟他不同的意见,他只有用自己的演技来辞去三军统帅的职务。
10万大军浩浩荡荡,旌旗半卷出健康,刀林盾海,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南国的战备物质十分的丰盛,在将要尸山血海的场面之前,是粮草堆积如山,新一代的军人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对于蝼蚁一般卑微的生命的来言,人有时候很简单,活着吃饱就行,不用去想那么多,多想也不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命运就像牢固的枷锁,让你动弹不得,坎坷悲惨和最后的死亡是低贱者最终的命运。历史战车的前行和个人的满足很多时候是靠人的血肉之躯为燃料的。
但是他们从没有看见自己的主帅,萧会理整天躲在自己那辆蒙着厚厚牛皮的车辆里面,就像一个士兵一样,默默无言的随着大军前行,没有人看见,或者听见他发出一道指令。而且很奇怪的是,他没有带一名亲信,和一名自己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