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南北鏖兵

挪椰完二人,便挥手让武士将二人带了下去,开刀问斩。

了却这桩心愿,他想起了萧洐,此人才情甚高,却淡泊名利,他帮助自己夺取皇位,亦是为报杀父之仇,事成以后,只领了一个光禄大夫的闲职,生活极为简朴。十王要杀,掌握兵权的老帅亦要杀,谨防另一个萧道成。北魏进袭,也需抵抗。

他颁下诏令,令萧衍为襄阳刺史,替换老帅曹虎,即日启程,不得延误。

接到诏令,萧衍从自家的破旧牛车跳了下来,进入尚书府,领了诏命,来到兵部,领了军马,拍了拍身上的灰土,脱下已褪了颜色的长袍,穿上戎装,拍马出了健康,策马奔腾,向襄阳疾驰而去。

“潜海蛟龙终腾跃,虎跳山涧马平川。它年挥刀向苍穹,只因当日卧浅滩。”

此时的南北用兵之道,皆根植于双方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基因,北方鲜卑骑兵居多,自草原牧场而来,作战基于实力,热衷于射天雕,马奔腾,大开大合。而南方因步兵居多,实力不济,便采用虚实之道,拨千斤,巧腾挪,以柔带刚之法进行还击。

元宏领着穿着汉家服饰的鲜卑铁骑直扑南阳。彭城王元勰领着36军随后而至,一时之间旌旗招展,铺天盖日,声势甚为壮观。而此时的南阳却是悄无声息,城东南处离城五里开外,有一座桥梁,乃通往南阳的必经之道,魏军人马浩浩荡荡的从桥上而过,待到龙旗翻飞,皇家御队踏桥而上,突然从四周的草丛中窜出几十头斑斓猛虎。张牙舞爪的向魏军扑来,魏军一时之间,人惊马鸣,慌作一堂,军中多有猎人出身者,常年习居山林,知晓虎狼体征习性,一见便知乃齐人所扮的假虎,忙搭弓放箭,将这些虎人一一射死。元宏来得齐境内,分派诸军,向襄阳所属南阳,赭阳,宛城,新野分别发起攻击。一时齐国边关全境,风声鹤唳,诸城在一轮轮漫山遍野的攻击下危弱垒卵。

生存和死亡,这一向是一个命题,在强压之下,最能迸发人的智慧。

徐州太守裴叔业,羽扇纶巾,想得一条妙计。他率领本部5万人马,从钟离出发,兵分两路攻打北魏边境虹城和楚王戊,想要迫使攻齐魏军转身回救,再行前后夹击之势,将魏军消灭,不想魏军早有防范。边境守将傅永早已在虹城必经之处,安下营寨,齐军探得消息,装作偃旗息鼓,向齐境进退去,却于夜间,人衔枚,马裹蹄,忽然袭营,不想杀入营内,却是空无一人,众人大喊中计,连忙向营外冲去,却已是为时晚矣。周围忽然杀声四起,齐军大败,死伤数千,而傅永从俘虏口中获悉裴叔业领着另一路人马,攻打楚王戊,他连忙领着手下人马,换上齐军服饰,从小路赶往楚王戊,另派一人,快马加鞭,绕过齐军,进入楚王戊城,告知守将。待到城下厮杀声起,便开门迎战,两面夹击齐军。

夜已很深,两边麦浪随着夜风发出阵阵的声响,裴叔业骑着高头大马,摇头晃脑的领着齐军向楚王戊行去,心中暗自思量,只要拿下楚王戊,魏人即刻撤兵,到时两面对其进行夹击,大破魏军之时,即是我建立功勋,名传千古之时,想到得意之处,不禁仰天大笑,来到楚王戊城下,眼见天已破晓,命令诸军埋锅造饭,准备攻城。忽然听闻后军一片嘈杂,裴叔业刚刚拿起碗筷,听闻声响,却不知何故,正在诧异之间,兵士来报,后军遭遇敌军突袭,“魏军怎么来的如此之快”他暗自惊奇,连忙领着中军前去救援,来到交战之处,却见双方尽皆穿着自家服饰,在那互相厮杀。一时之间,难以分出敌我,这时忽然又有兵士来报,前军又遭魏人突袭。两边魏军奋勇厮杀,齐军大败,裴叔业只得狼狈不堪领着残兵败将垂头丧气的退回自家境内。而傅永因为兵少,也不敢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