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正宫最大,可是能够位列正宫席位之人却是最少。仅仅三十六人,对应天罡之数。正宫之中的人物都是叱咤风云的一方巨擎,除了冬雪王与长公主之外,剩下的就是冬雪凛这个大皇子、袁凌啸、齐国尊使、四方王侯以及一些亲王功臣。
另外要说的是,长林也在其位。长林冬雪十三校尉榜上有名的人物,位列其次并不吃惊。不过这席位,稍往后些。
三十六尊席位为正席,同时正席旁边也有为侧席,坐着的除了是王侯家眷就是他们的门客军师。四方王侯也是军门中人,生得身材魁梧,一看就是常年习武之人,身上带着沙场的血气。
四个人的表情各有不同,要说脸上挂着喜色的就要数西境王。去年赵国突袭冬雪,若不是西境王的支持,恐怕都城早已沦陷。南境王稍好,北境王与东境王脸上没有那么风光。他们的土地已经沦陷,饱受战火,这些天来他们是愁上加愁。即便是这欢愉的宴会,都无法扫去他们心中的阴霾。
冬雪王位于宫殿的正中央的尊贵席位,旁边分别是齐国尊使以及长公主。这齐国说是尊使,其实为表示诚意,尊使由皇子亲自担当。这尊使,其实就是长公主的驸马。
座下是冬雪凛与袁凌峰,冬雪凛旁边是林瑶,对面的袁凌峰身旁则只有一个护卫。护卫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身材消瘦,双眼到是锐利。与其说是护卫,更像是一个斥候。王侯依此排下去,到了末席,长林身边也只有一个黑甲侍卫。
冬雪凛每次看向长林,刻意又显得不经意。而长林除去攥紧拳头之外,其他的目前他什么都做不了。
正宫两侧是偏宫,偏宫比正宫稍小,可是每座里面却是容纳了一百零八个席位,对应地煞。里面坐着文武百官,地方大贾官员等等人物。虽然比正宫人物地位稍低,但也是名震八方的人物。单单说皇城之中一等世家家主位居偏宫的,就不在少数。
偏宫之外还有各处小宫,也是招待宾客之用。不过里面的客人地位就更低了,有的是一些还未崛起的年少才俊,也有些刚入官场的有才人士。虽然目前地位最低,可每个都是前途无量的人物。说不定日后就会有人步入正宫之中。
理应由冬雪王宣布宴会的开始,可是这次却轮到长公主宣布。仆人躬身拿上来一个小锣。此物非凡,袁凌峰一眼就看了出来。小锣精致,上面刻着咒文,中间镶嵌着拳头那么大的高品灵石,十分耀眼。
长公主用她的如白玉般的纤手轻轻拿起玉制鼓槌,简单一锤,便听到响彻九天般的凤吟。旋即,钟声从四面八方敲响。龙凤腾舞,烟花相伴,这次盛宴开始了。
宫内觥筹交错,歌舞相伴;威严的宫墙之外,都城之中的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比往日的节日还要热闹,还要非凡。风流的人流连风流场所,其他人则在市井商铺左右看着戏子的表演,欣赏漫天的烟花。
像是逛着庙会,可是今天的好玩儿程度又远超庙会。但是不管怎样,百姓们都无法忘记今天的盛景。当然,醉酒的人另当别论。
“恭祝圣上,恭祝长公主。”诸臣举杯,齐声说道。之后每人的贺词都挨个说上,更是有几位王侯掏出些稀奇的宝贝当面赠给皇上与公主。
在座的诸位都有动静,但尊席之上默默饮酒赏舞的只有三人——袁凌峰、长林与冬雪凛。三人心知肚明,看似热闹的夜晚杀机四伏;看似喜悦的宴席,但结局却是要令人失望的。
登时,偏殿甚至偏殿之外的小宫齐声说道:“恭喜圣上,恭祝长公主。”声音齐震山河,冬雪王听了更加喜上颜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家的规矩抛在脑后,今天只为欢庆与享乐。
外面的人是不会玩腻的,玩乏的。但公里,虽然对着外面没有的歌舞与美酒,可终会厌倦。旁边的仆从看出了冬雪王兴致过去,拍拍手。登时,正宫之外的变化吸引了冬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