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寇淮躺在床上,只听得到窗外蝉鸣声声,打算侧躺着再睡一觉。
蝉鸣屋更幽静!
这么安静,很适合再睡一觉。况且一木居然没来叫她起床,看来是被少奶奶收拾了。
转念一想:“不对啊,我现在不是在家里,是在书院,今日是要上学的!”
当即下床去洗漱。
昨日她回来以后,就去斋长李彦那里销假预备今日回去上学,却被昨晚发高热给耽搁了。
这屋里就她一个人,她没去上课当然也没有人帮她请假!
可是,斋长李彦在发现她没请假也没去上课的情况下,都没来斋舍找她吗?
按应天书院规定:每日五时头鼓,五时半二鼓,六时三鼓上课。
对寇淮这些学子而言,就是每天早上五点,书院敲响头鼓,斋舍各学子起床,五点半的时候敲响第二道鼓声,六点的时候敲响第三次鼓声,诸位学子就得开始上课。
此外,应天书院的斋长选拔是非常严格的,要经过众生层层推举,最后由山长任命。
总而言之,选出来的斋长必须人品端方,成绩优秀,年长持重,善于交际,学有专长者。
反正,一句话——在学生中威信要高。
应天书院的斋长,选的是寇淮的师兄李彦。
对于李彦,寇淮相当信服,她和李彦关系也不错。
那么,问题来了。
在寇淮没去上课,也没请假的情况下,李彦没来叫她。
这不是李彦平日为人处世会做的事。
作为斋长的李彦不可能没发现她没在。
寇淮一边打水洗漱一边思考:李彦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来找她。
书院要求,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也要保证斋舍安静,不得高声谈笑。
所以,除了声声蝉鸣,这个时候寇淮没听到其他声音。
寇淮加快速度却有条不紊的穿衣袜鞋帽。
今日缺席这种事,寇淮在应天书院以来,未曾发生过。
这让五岁进学,在应天书院大概呆了近十年的寇淮略有些心慌。
她的名字可能明日就要被司纠写在斋舍东西两壁上了。
在记录德行与学业的记录上也会留下光辉的一笔。
她这光辉的一笔,影响的不只是她一个啊!
这就又不得不谈到应天书院的管理。
应天书院的斋舍管理体系是以山长负责制为代表的管理制体系及与之配套的组织体系,垂直分工为山长-斋长(堂长)-司纠。
陆熹山长负责教学主讲,书院的组织管理,主持收藏刻印图书和祭祀等。
既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和师长,又是位高权重的管理者。
“山长位高权重,主持教务,取舍诸生,是书院的核心。”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
对于一个书院的山长,名誉比命还重要。
作为陆熹山长最看重的弟子,寇淮虽在书院不善交际,但是学识,人品,努力一直都是所有学子学习的标杆。
此时又是即将举办闻名天下的讲会之际。
陛下亲率吏部尚书,与众多读书人将前来参与讲会的前夕,寇淮居然犯下如此大错。
若是被人质疑她的人品,陆熹山长和应天书院都将会受到牵连。
甚至有可能牵扯到寇融,最终影响到寇淮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