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将军抬爱了,在咸阳之时,时常听大王和丞相说桓将军有万夫莫敌之勇,三万兵马拒十万匈奴于秦关之外,蒙骜自愧不如!”蒙骜
桓檹又面向体型偏瘦的青年将领:“杨少将军多时不见。令尊可好?”
杨端和对着桓檹行了一礼:“家父尚好,有劳将军挂心。”
“想必这位便是蒙将军之子,虎父无犬子,果不其然。”
“蒙武见过桓将军,久闻桓将军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乃蒙武之幸。”蒙武低头对桓檹
听完蒙武的吹捧之言,桓檹心中不免得意,脸露喜色。
“不知将军,那位所犯何事?”蒙骜看着车夫的尸身问到。
“此人在我等候将军之时,胡言乱语,造谣生事,扰乱民心!将军勿须理会,我且带将军入城再叙。”
两人并驾入得郡城,刚入城门,蒙骜便看见郡城直道两侧或坐或卧挤满了流民,蒙骜不难看出,这些难民已经饿得毫无气力!
族老看着蒙骜,挣扎着站了起来,一脸决然向蒙骜走了过去!
族老走到蒙骜马前,揖手:蒙将军,如今上有天灾大旱,下有匈奴人为祸,老朽老矣死不足惜,只可怜我族中青年子弟难以为活,但求将军体恤!随即族老虚弱的身体颤颤巍巍的朝着蒙骜拜了下去,那些跟在族老身后的饥民见族老拜俯在地,连忙跟着拜了下去,口中大呼“求将军体恤”
“大胆,挡我军将之路,以法论处当是死罪!”桓檹颇为不悦的大声训斥道
“无妨!”蒙骜下得战马,快步走到族老身前,将族老扶了起来,目视着这些瘦如枯槁的流民,大声说道:“至从我蒙氏入秦以来,上受秦王恩宠,下有黎民恩惠,我已是秦国之人,而我部下将士也有人是你们的儿子,父亲,兄弟。如今天灾人祸,我蒙骜又怎能舍弃我坐下军士的亲人!”
蒙骜转身面向杨端和:“杨将军,我等将士之所以镇边守关,也是为了我秦民有安生之所,立身之地!再则耕于地,涉于商,我打算留下20车粮草赈灾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杨端和思量一番:“不如先留下10车,再遣蒙武回咸阳,回秉大王讨取些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