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此时,感到相当憋屈。小妹此番溜出来,照顾她的责任落在了自己身上不说,自己还要答应她的无理要求,还要被她唤作废材。
憋屈的郭彦,选择无视郭霏,转而去整理行李箱——虽然现在箱子里并没有什么真的需要整理。先前箱子重,是因为郭霏在里头,而郭霏出来后,箱子的重量就正常了,郭彦也就没必要减少箱内的物品了。
郭霏见郭彦不理睬自己,知道哥哥是被欺负得不开心了,就跟着他来到行李箱边上,也不说话,只是用手捣鼓他的长发。
郭霏这么弄,有点像是在帮郭彦梳头,令郭彦感到挺舒服的,也令本来心就软的他,顿时消了气。
“唉,没办法,谁叫她是我妹呢?”郭彦心想。
就算惹气了哥哥,也有办法让他消气,郭霏这摆明就是“资深”熊孩子,也难怪郭彦奈何不了她。
既然气消了,那郭彦的注意力就转移到正事上了。他翻看了一下箱内的物品,确信除了已经跑出来的小妹外,箱子里没有其他意外之物。
接着,他点了点箱子里的钱银。他知道,虽然钱银不多,但已经是家中大半的积蓄了。其中,除了一小部分要作为自己这些天的生活费,其余的都要用来购买茶叶。
“家中大半的积蓄”,听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实际上,真的没有多少钱。正如先前提过的,郭家一家六口的生活基本靠父亲郭肃的军饷维持。而郭肃的军饷,只能让一家人过上“基本温饱”的生活,除去六口人的生活开销后,基本不会有盈余。
郭彦得以带着“家中大半的积蓄”出来,只是因为他们家的积蓄实在是太少了。郭肃和妻子明白,要是钱银带得再少点,那儿子此行怕是连“学做买卖”都称不上,只能算是“小孩子过家家”。
郭彦明白自家的情况,也大体知道自己带出来的钱银,能起多少作用。靠这些钱银买卖茶叶“赚钱养家”,肯定是做不到的。养家这件事,目前也只能由他爹来做。不过,要是这些钱银用对了地方,赚些小钱“贴补家用”却是可以的。譬如说,让娘在饭桌上加几道菜,给弟弟妹妹添一两件新衣裳。
郭彦其实很清楚,他这次出来,是以学习和历练为主,赚钱倒是次要的。
可要知道,他是一个合格的长子,有担当,对家里有责任感。所以,尽管钱银不多,他还是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多赚钱,尽可能地补贴一下家用。
例如,要是自己能让弟弟妹妹多添两件新衣裳,就别只添一件新衣裳。
可是,他很快就会发现……
无论这次赚没赚到钱,赚到多少钱,甚至无论他有没有买卖茶叶……
这新衣裳,都是要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