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李自成和张献忠会再度联手么”
“联手的可能性着实不小,不过这样的话,我们最好也要采取一些行动了……”
————分割线————
当弘光-隆武之争在浙江打的起劲的时候,大规模的战乱也在湖广愈演愈烈。
如果要给这些交战中的势力战斗力从弱到强排一个顺序,那么“黄澍=何腾蛟<李自成<阿济格”没有什么问题。博洛毕竟图样图森破,他之前有关“黄澍、何腾蛟能和李自成纠缠数月”的判断完全失误,实际情况是黄、何二人若是同盟关系的话,对抗李自成或许真能撑上数月,但他们偏偏是敌对关系,那么就肯定扛不住了。
像李自成这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流寇帝王”,作战特色是“攻击力”非常强大,毕竟他不需要也不会照顾地方士绅的利益,那叫一个侵掠如火,来去如风。湖广是明末最大的粮食产区没错,但不等于这地方的底层民众就过的比其他地方好多少。事实上由于土地的高度集中和高的吓人的佃租、劳役,巴不得“吃他娘,喝他娘”的湖广老百姓,数量那是几百万打底。而黄澍、何腾蛟的“应敌之策”,根本无法抵挡李自成的迅速扩张。
套用后世的说法,黄澍其人极为“反动”,而何腾蛟虽然颇有节操,但是能力值怕是要排到e。反动的黄澍面对“闯贼作乱”,办法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而何腾蛟最擅长的是龟缩防守。于是乎黄澍平均每杀三十个人,就把七十个人逼到李自成那边去,而何腾蛟重点防御主要城池的结果,就等于把“次要城池”拱手让给了李自成。
相对于强大的“攻击力”,李自成的顺军在“防御力”方面相对较低。当他们的势力如同滚雪球一般急剧扩大,占领了整个黄州府、多半个武昌府,还从何腾蛟手里“接收”了防御薄弱的岳州府之后,已经抵达九江府的阿济格大军迅速发动“背刺”。十一月十四,阿济格在蕲州县大破顺军刘体仁部,湖广局势,又为之一变。
军队质量上的差异在此刻体现的如此明显,顺军现在的总数恢复到了十五万,但作为核心主力的老营数量并没有增多,大批新收编的新兵武器和训练都是稀烂,打黄澍、何腾蛟水平的渣渣军队还行,但到了大批重盔重甲的清军精锐面前,会死的很惨。
终于在“蕲州大捷”中找回一些“杀人的手感”的阿济格宣布屠城劳军,一时间几乎把这座城池杀成鬼域。正当他集结军队继续进攻,准备把再度崛起的大顺亲手扼杀在摇篮里的时候,却听到了“武昌陷落,黄巡抚卒”的消息。
大顺永昌二年十一月十五,武昌府城易手。在新时间线上爬的更高的黄澍,非常讽刺性地死的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