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海贼王的恩与威

毫无疑问,这是陈德自在辽东夺船造反以来,经历的最憋屈的一场商谈。原因无他,桀骜不驯的陈总兵非常不喜欢这种仰人鼻息的感觉。

仰人鼻息?没错!陈德现在的力量在这支郑芝龙旗下的船队面前,确实如同稚童面对成年壮汉一般无力,对方愿意商谈那是给他面子,若是不给面子,这船队直接扫平舟山、岱山二岛也没有任何的压力。

陈德现在知道,对面带队的将领姓施名琅,字尊侯,从这表字上就看得出此人绝非等闲之辈,野心那是大大的,而且他的实力确实对得起他的野心,要知道统领这么一支相当强大的水军的施琅,今年也才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郑芝龙门下左先锋,年轻有为的施琅将军,对着和荷-清联军打的两败俱伤的陈德提出了他的要求,这些要求显然也是郑芝龙的意思——邀(勒)请(令)陈德加入唐王,也就是隆武皇帝的阵营。

对于陈德这种名曰官军其实本质还是海盗的人来说,效忠于哪个皇帝,或者说拿那个皇帝的大旗做虎皮倒是真无所谓的事情,但是施琅很快提出了后续的要求,让陈德配合自己进行“劫杀鲁王”的计划,除掉“心腹之患”。

以后世历史学家的评判来看,南明之所以失败,和藩王彼此之间争夺“正统”有密切的关系,而新时间线上毛雄辉等人多次击败清军的行为,甚至间接地加剧了这种争夺。

这种疑似佯谬的情况逻辑上是这样的:旧时间线上清军势力强大,攻势迅猛,导致藩王们的争权夺利在一定程度上被“清军消灭藩王”给取代掉了,而新时间线上,“毛雄辉那个黄口小儿也能轻易击败鞑子”的事实,反倒让南明各派系之间更加“放心”地争权夺利。旧时间线上,鲁王监国政权败亡之后,残存势力在舟山群岛建立鲁王行宫,还坚(苟)持(延)抵(残)抗(喘)了多年,而在新时间线上,这种情况很可能不会出现了。

对于一个已经被拥立为帝的藩王来说,他最大的敌人就是在临近的省份同样有着接近皇帝名分的另一个藩王,这种矛盾是基于帝王的身份本身的,不以英明与否为转移的,号称南明诸帝中唯一的“明君”的隆武皇帝也无法摆脱这个套路,而对于这个年代真资格的“海贼王”郑芝龙来说,这一轮火并则有别的意义。

和他那个一怼满清二怼荷兰人的民族英雄儿子不同,郑芝龙的三观是非常实用主义的,也非常没有节操的,这从他在旧时间线上说“谁当皇帝都无所谓”然后投降了清朝,最后被活活阴死这一事上得到充分体现,而在新时间线上,郑芝龙的目的也不是什么为唐王而战,光复天下,他只是要提升自身的地盘和实力,为接下来的应战或谈判增加一些筹码而已。

以上的分析皆为上帝视角,具体到当事人来说,此时还没有当汉奸的施琅自然是认为“南安侯英明神武、神机妙算”,而陈德则为了“劫杀鲁王”一事感到心惊肉跳。当然陈德在绝对的优势兵力压制面前,并不敢有直接抗命的行为,他的方式是迂回战术——“那鲁王尚在绍兴府,防守严密,如何劫杀?”

施琅微微一笑:“陈将军不必担心,绍兴府不日将被鞑子的铁蹄踏破,到时候鲁王要么逃亡舟山,要么南下,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落到南安侯的手心里……”

陈德打心底还是希望到时候鲁王南下被擒,这样他至少不会背负一个杀害监国的骂名,然后他迟疑了一会儿,颤抖着提出了自己最后一个疑问:“唇亡齿寒,若是鲁王覆灭,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