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绵长的战火(五)

游击李小花望着这一切,心中想起武宁郡主说过的一个故事——“囚徒悖论”,两个贼寇被衙门逮捕,奈何证据不足,推官把他们分开来审讯,说只要供认出同伙罪行,就放了他并处决同伙,而不肯招供就打五十大板,结果两个囚徒都渴望被释放,都害怕被同伙卖了自己被斩首,结果两个人都卖了同伙,都被咔嚓了。李小花当初听这故事的时候觉得只是个“寓言”,毕竟贼寇都很狡猾,稍稍动些脑筋就可以让自己挨些皮肉之苦却保住性命,结果今天发现现实中的人和故事里的一样蠢!

“你上!”

“你快上!”

“你咋不上呢”

虽然没近到面对面,但围攻的真满洲兵、假满洲兵、绿营兵彼此的态度就是如此,“黑锅你来背,利益我来占”,谁都想当上最后的大赢家,谁都不想方那个最笨的倒霉蛋,更何况他们都清楚这股逆贼固然强的可怕,但很明显用于追击的马匹数量不够,所以真要跑的话……逆贼绝对追不上!

巴彦是把“随时都能跑”的想法付诸实施的第一个人,你看他手下的一个个且射且退,还有不少上了马准备逃跑就知道了;昂邦章京田雄派来攻击的两个梅勒章京动作也不慢,那“随时准备逃跑”的准备早已超越了“照葫芦画瓢”的低级阶段,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级阶段了!人数最多,也最苦逼的绿营兵则比较麻烦,他们的马匹数量不够,这要是撤了就肯定要放弃大批炮灰杂兵,但很显然崔全忠是个很随机应变的人,反正炮灰这东西再抓一批壮丁就有了,有什么不可放弃的

于是乎这战场的局势从三方合作剿灭逆贼变成三方都划水后,再一次变成了三方都准备跑。至于谁先跑谁后跑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防御压力的减弱,逆贼重新把两斤半炮架了起来,而他们的目标显然是巴彦的真满洲兵。

“撤!赶紧撤!”巴彦的手下果然“精锐”,逃跑的速度都这么快,而田雄派来的两个梅勒章京见巴彦撤了,跑起来自然也不甘其后,至于冤大头,此战损失人手最多的绿营兵副将崔全忠也下定了决心开溜……一时间烟尘滚滚,三股势力开始三个不同方向的逃跑竞赛,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就只剩下淄川-松江联军,还有那些跑不掉只能跪地求饶的绿营兵炮灰……

“举起手来!”

“交竹竿不杀!”